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极限营救> 第13章 百废待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百废待兴(1 / 3)

哈迪布是这座岛屿上最大的城市,而在面积相当于三个香港的岛屿上,生活着二十多万土著居民。他们当中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的后裔,或者有血缘关系。只不过,当地的方言跟阿拉伯语有很明显的差别,又被称为索科特拉语。长达一千八百万年的生态隔绝,让这座岛屿变成了生物基因的宝库,岛上有很多特有物种。只可惜,这并没有改变土著居民贫穷落后的基本面貌。

说是城市,其实就是一座由众多村镇拼凑而成的贫民窟。

按照也门当局在二十多年前做的统计,哈迪布的居民超过了五万,只不过大部分都居住在附近的乡村,中心区域的居民在一万人左右。只不过,所谓的中心区域也就是机场旁边的小镇。所谓的“机场”,其实就是一条跑道与一排充当候机大厅的大平房。虽然跑道铺上了水泥,平整度也还不错,但是长度太短了,不要说C919这个尺寸的客机,即便是喷气式商务飞机都无法起降。在平常,每天都有一班飞往亚丁的航班。在政府军与胡赛族武装和解之后增加了到萨拉的航班,都是螺旋桨飞机,大部分是An—24,还有一些是其他阿拉伯国家早些年从中国进口的Y—7。这些飞机的乘坐条件都很糟糕,唯一的优势就是,能够在很短的跑道上起降。只不过,每天还不到二十人的旅客流量,也不需要C919这样的大飞机,小飞机就足够了。

不过,这是老城区。

在哈迪布西边,建筑公司已经用铁丝网把沙特王室购买的土地围起来,在内侧铺了一条能够让越野车辆行驶的道路,在道路旁边每隔几十米就插了一根电杆,在上面安装了能遥控操作的监控摄像头。因为布设了通信线路,通过网线来收发信号,所以没办法对监控摄像头进行干扰。至于用武器破坏,难度也很大。道路与铁丝网的距离在五十米左右,电杆又在道路的内侧,距离铁丝网更远,而且高度超过了十米,监控摄像头安装在一个用铁板焊接而成的平台上。别说是当地居民,哪怕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也未必能保证第一枪就能打中。更重要的是,每隔几十米就有一根电杆,只是破坏其中一两根,影响并不大。只要经常派武装警卫驾车巡逻,顺带维修或者更换损坏了的监控摄像头,修补破损了的铁丝网,足以应付一般程度的外来威胁。

由铁丝网拉起来的围墙从哈迪布往西,延绵了几十公里,一直到古拜。

如果说哈迪布勉强算得上是一座城市,那么古拜就是一个小渔村,只不过拥有索科特拉岛唯一的天然深水港湾。事实上,也就是依靠这片面积超过十平方千米的深水港湾,古拜的居民才能依靠捕鱼谋生,也才渐渐的发展起来。当地几乎全都是渔民,而且大部分渔获都送去哈迪布贩卖。

显然,沙特王

室看中的就是这处深水港湾。只要地势足够的平台,在什么地方都能修建机场,天然深水港湾就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了。哪怕能够通过人工挖掘的方式,加大港口的水深,可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与资金,还需要很多时间。即便沙特王室不缺钱,也无法买来足够多的时间。

正是如此,基础建设都是围绕古拜港进行。

按照规划,首先就是对港湾进行疏浚,把水深增加到二十米,主要航线的水深还要达到二十五米。关键是,要用挖出来的泥沙在港湾东北,面向亚丁湾的方向修建一条长度超过十公里的防波堤。在全部完工之后,防波堤内将是一片面积超过十平方公里,最浅水深都超过二十米的港湾。理论上,这片港湾最多能停泊上百艘万吨级货轮。等码头建成,在得到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年吞吐能力高达数千万吨,而且在配套的基础设施建成后,吞吐能力还能够扩大几倍。

简单的说,就是按照国际中心商业港口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必须承认,萨勒曼确实很有魄力,而且野心也不小。

虽然在对外宣传上,着重强调了索科特拉群岛的自然景观与旅游价值,而且前期主要开发旅游业。也正是如此,前期建设重点是东边的哈迪布,包括在哈迪布的西边重新修建一座能够供C929级别的大型国际航班起降的机场,至少需要有一条足够长的跑道,以及在机场北面修建一座包含了五星级酒店的度假村。但是所有的这些建设工作,主要在为古拜港的扩建工程打掩护。按照由萨勒曼亲自批准的建设规划,在分三个阶段进行的建设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古拜港将成为北印度洋的商业航运中心,以及主要的货物中转中心。到时候,不管是从东亚运往欧洲的商品,还是从波斯湾运往欧洲的石油,都可以在此中转,甚至能完成分装之类的预处理。

其实,只要掌握了从波斯湾都欧洲的石油海运,就足够让古拜港发展起来。

正是如此,围绕着古拜港修建的,还有大量配套重工业。首先发展的,就是在港口西北的化工产业园。在今后还会发展其他类别的重工业,比如与造船相关的钢铁业,有色金属产业等。只不过,这些暂时都只是规划,到底要怎么发展,或者说要以哪种产业为主,需要看实际情况。

简单的说,沙特王室负责买地与投资,而具体发展由经理人决定。

条件非常优渥,只是风险也不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