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表上的读数变成“400”的时候,威尔逊把住了航海长的肩膀,而航海长也放平了前后水平舵。潜艇在惯性的作用下,又上浮了二十英尺,深度的指针最后停在“380”的附近。
因为是由航海长手动操作,没让自动驾驶系统介入,所以潜艇在改平之后,并没有反向调整航行深度。如果是由自动驾驶系统控制,那么在设定潜深为四百英尺之后,潜艇会通过微调的方式回到这个深度。只不过,二十英尺的差距在允许范围之内,毕竟只要潜深在五百英尺到三百英尺之间都能释放长波天线。事实上,在正常航行的时候,艇长很少会去关心实际的潜航深度。
不过,这也反应出,潜艇官兵的素质大不如前。
在冷战时期,准确说是在过去那些自动驾驶系统不够完善的潜艇上,比如“决心”级战略核潜艇,以及“特拉法尔加”级攻击核潜艇,必须得手动操作,经验丰富的舵手会提前调整水平舵的角度,把潜深误差缩小到五英尺以内,一些服役超过二十年的航海长甚至能够做到分毫不差。自动控制系统确实大幅度的降低了潜艇官兵的作业负担,只不过也让官兵失去了锻炼机会。可以说,初了进出港口在浅水海域航行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由自动控制系统在驾驭潜艇,舵手与航海长的主要工作,其实是为控制系统设定航行参数,并且监视控制系统运行。在进入巡航阶段之后,只要自动控制系统在正常运行,就不需要官兵手动介入。
随后,在航海长的操作下,潜航深度缓缓的回到了四百英尺。
等到潜艇保持水平之后,威尔逊才朝通信军官点了点头,示意放出长波天线,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释放长波天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多时间。
所谓的“天线”其实就是一根配备了充气式浮标,总体比重与海水相同,长达数千米的钢丝。这根钢丝非常的柔软,平常是卷起来收在潜艇内部,使用的时候才释放出去。钢丝本身没有支撑力,只能够纵向拉拽受力,因此只能够按照潜艇的航行速度来释放天线。说得简单点,就是把天线释放出去,再让收纳天线的绞盘采用与航速相等的速度反向旋转,等同于让天线的端头静止不动。这也意味着,能够以多快的速度释放通信天线,其实由潜艇的航速决定。
显然,在正常状态下,战略核潜艇的航行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
虽然“前卫”级是当今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之一,得益于后发优势,采用了大量在后冷战时期诞生的先进技术,“前卫”级的静音性能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俄亥俄”级,但是就实际表现来说,保持安静的诀窍依然是低速航行。简单说,潜艇的噪声不止是来自反应堆的循环回路。即便在只使用第一回路,也就是
让反应堆以自然循环的方式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反应堆发出的噪声,而潜艇能够获得不低于十二节的潜航速度。就算采用了泵喷射推进装置消除了螺旋桨产生的空泡噪声,让潜艇变得更加安静。可是只要航行速度超过八节,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流体噪声。也正是如此,在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时候,“前卫”级的航行速度一般控制在八节以内。只有出现紧急情况,比如说摆脱跟在后面的其它潜艇,才会以更快的速度航行。
现在,“胜利”号的潜航速度就是八节。
以这个速度航行,释放出长度为三千米,准确说是两英里的长波天线,差不多需要十五分钟。
显然,想快都快不起来。
在平时,十五分钟也不是什么事。
相对来说,战略核潜艇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慢节奏,毕竟在长达数十天的战备巡逻期间有大把的时间去做各种事情,而且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进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没人希望发生变化。更何况,每隔两天,甚至是三天才浮上去一次,然后需要缓慢航行几个小时才能够接受完电讯,因此话费十五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来释放天线,根本就不是事。
只是现在,十五分钟就显得很漫长了。
关键,其实是潜航深度。
虽然长波电台发出的电磁波能够穿透表层海水,让潜艇能够在隐蔽状态下,也就是不用浮上海面都能够接收到后方发来的电报,但是并不等于说,在随便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接受到信号。这就是,长波依然会被海水屏蔽,最多能够作用到海面下几十米,深度再大一点就无法被潜艇接收到了。也正是如此,在天线的端头有一个配备了水压计的定深设备,通过一台双向运转的小型螺旋桨推进器来控制深度,确保让天线主体部分在工作深度之内,也就是距离水面二十米到五十米。潜艇把深度控制在三百英尺以下,其实是为了避免暴露,毕竟过于靠近海面,如果是白天,天气也比较好,在高空用肉眼都能够看到。为此,才需要把天线做得长一点。就实际来说,天线的主体部分,也就是接收信号的部分也就只有几百米,大约是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如果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就只需要释放出最前面的几百米,花的时间也就更少。
当然,没有绝对的必要,战略核潜艇都不会去潜望镜深度。
现在,就更加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