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付区区几十万布尔人,拥有全球最强实力的英国,在三年时间之内,出动四十万大军,用掉了能够建造一百多艘“无畏”舰的经费,最后也就只是逼迫几十万布尔人放下了武器,并且通过签署和约的方式,结束这场导致两万多名英国军人阵亡的战争。很明显,在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后,英国只是在表面上取得胜利,而对手不过就是几十万临时武装起来的平民。
先不说在战争期间,被媒体报道出来,由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写给布尔人,让英德关系破裂的那封信,也不说由新式武器催生的各种新式战术战法,只是造成的巨大损耗就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
英国的战争开支与损耗,超过了二点五亿英镑,而同时代的“无畏”号战列舰,造价都还不到两百万英镑。虽然说要获得一艘能够作战的战舰,需要的不仅仅是建造费用,还要为招募与训练合格的海军官兵,采购燃料与弹药,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投入大量资金,而建造费用在战舰全寿命费用当中的占比并不大,通常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但是天文数字一般的战争开支,依然对国防建设,尤其是如火如荼的造舰竞赛产生了影响,并且让对手产生了错误的幻觉。
一下子“损失”了上百艘无畏舰,不等于把英国掏空了?
即便是“日不落帝国”,也承受不起。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英国当局的首要任务是填补这场战争产生的窟窿,也就肯定没有足够的财力用来发展军备,军事实力必然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英国是海权国家,即便是英国陆军遭受损失,皇家海军也难以独善其身,必然会遭到殃及。如果需要通过削减军费来偿还战争欠款,真正倒霉的,其实是海军,而不是陆军。毕竟陆军的预算本来就不够多,就算要削减也减不了多少,而海军才是大户。
显然,没有了海军,舰队不再强大的英国,连屁都不如!
客观的讲,第二次布尔战争的开支与损失全部由皇家海军来承担,而且考虑到通货膨胀与超无畏舰的建造价格,影响非常的有限。换种方式说,如果没有第二次布尔战争,那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能够多造几艘像“乔治五世”级或者“复仇”级这个层级的战列舰。增加的这些战舰,并不能让英国皇家海军获得绝对的优势,因此减少几艘战列舰,也不可能让对手,即德国海军反败为胜。很明显,第二次布尔战争产生的影响被人故意夸大了。
只是,“搞事情的”不是德国佬,也不是对英国有所忌惮的法国人或者美国人,而是英国人。
没错,就是“绅士会”。
俗话说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局外人眼里,第二次布尔战争是英国在付出惨烈代价之后取得胜利,
“日不落帝国”的颓势暴露得一览无余。只不过,在内行眼里,这场战争预示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让战争变得更加惨烈与残酷。换一种方式来说,钢铁工业时代的战争没有了田园诗歌的浪漫,剩下的只有血腥杀戮。即便是优势一方,也未必能够轻松取得胜利。如果交战双方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发达的重工业,也具备实现快速战争动员的国家与社会体制,战争必然会更加惨烈。在很大的程度上,两个强大工业国之间的战争不可能有真正的赢家,拼杀到最后双方都会输的一干二净。
随后爆发的日俄战争证明了这个推测。
相对而言,日本与沙俄都还不是真正的工业国,两个国家都没完全实现工业化,或者说还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当中。两国的工业生产力远远比不上英国,甚至比不上法国这样的二流工业国。可即便如此,日俄战争都打得异常惨烈,尤其是在争夺旅顺的战斗当中,日本军队在掌握优势的情况下,都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伤亡,用了超过计划十倍的时间才拿下这座不算牢固的要塞。
如果是两个一流工业国,比如英国与德国,会打成什么样子?
从这个角度看,英国在第二次布尔战争当中遭受的惨重损失未必就是坏事,因为至少通过惨重损失获得了教训,对下一场战争有了清楚的认识。相对的,没有遭受类似教训的德国军人依然活在幻想当中。可以说,在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后,英国的统治阶层对下一场战争有了清楚认识,至少做好了心理准备,把过去拟定的战争方案都丢进了垃圾桶,不再相信能够快速的取得胜利。
也就是说,英国从一开始就是带着打持久消耗战的态度去跟德国交战,并且把获胜的希望也放在了消耗上。这就是,谁先耗不住,不管是军队因为巨大的伤亡而哗变,还是国民经济在战争的重压下崩溃,或者是民众无法继续忍受由战争带来的苦难,只要能熬到敌国倒下就是胜利。
这个特点,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术当中体现得格外明显。尤其是本土舰队对付公海舰队所采用的保守战术,几乎全都是以消耗对手为目的,不去寻求一蹴而就的决战,摆明了就是希望拖垮对手。
此外,在地中海开辟新战线,也是在通过扩大展现的方式消耗轴心国集团。当时积极主张开辟地中海展现的就是丘吉尔,而且在遭受惨痛教训之后,他被迫引咎辞职,结束了在海军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