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极限营救> 第1章 大难不死(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大难不死(二)(1 / 5)

几个小时之前,伊拉克西部,靠近叙利亚的边境地区。

太阳已经落到地平线的上方,余晖将天空映成了血红色。暴晒一天的酷热,正在以皮肤能够感受到的速度消退。

“我们先藏在这里,等天黑再想办法溜走。”说话的是个中年人,穿的是警察制服。

在他旁边,趴着一个东方人相貌的年轻人。

朝警察点头示意后,年轻人舔了下干起裂口的嘴唇,做了个吞咽动作,他的喉咙早就干得快要起火了。

只是,嘴里根本就没有唾沫,只有令人作呕的沙尘。

东边一百多米之外,两台越野车正在熊熊燃烧,里面的人员没能逃脱。还有一台越野车肚皮朝天,幸亏车厢用钢筋加固,才没有变型损坏。他就来自那辆越野车,旁边的伊拉克警察是司机,兼任保镖与向导。

他姓滕名梓臻,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只是一名来伊拉克修学校的建筑工程师。

两年之前,中建集团在伊拉克拿下了一千二百所学校的建设合同,随后陆陆续续向伊拉克派遣了数百名工程师。率先开工的三百所学校在年初建成,只不过全都在大城市,目前在进行的是剩余九百所学校的建设工作。滕梓臻在三个月前来到伊拉克,他的工作是在西部边境地区挑选修建学校的地点。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件没有危险的工作。

滕梓臻的工作,也就是走访附近村庄,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向巴格达派来的官员递交几套规划方案。至于采用哪一套方案,或者要不要采用,由伊拉克当局做决定,跟滕梓臻没多少关系。大部分,滕梓臻都只负责测绘,与当地人沟通的事情由来自巴格达的政府工作人员与地方官员负责。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巴格达专门派内务部警察来充当保镖与向导。

要说的话,不管有什么问题,滕梓臻都只需要跟内务部警察沟通,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产生误会的概率。道理很简单,滕梓臻是中国来的工程师,在文化与习俗上,跟当地人都有很大的差别,何况边境地区更加的封闭落后。在一些偏远山村,村民对有不同信仰的外来人抱有极深的敌意。

当然,有政府官员,尤其是内务部的警察,就简单多了。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今天之前算是一帆风顺。

在警察协助下,滕梓臻他们走访了幼发拉底河河谷地区二十多座村庄,规划了最优交通方案,选了几处适合修建学校的地点。再走访几座靠近边境,没通公路的村庄之后,就能回巴格达交差了。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

上午从驻地出发后,滕梓臻先去了离得最近的村庄,结果下午在去下一个村庄的途中迷失了方向。

更加糟糕的是,随后遇到沙尘暴。

等到沙暴过去,车队早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路线,而且进入了雷场。

就在滕梓臻的面前,前方两台越野车被地雷炸上天。幸亏驾车的司机,巴格达派来的警察队长侯赛因反应迅速,及时的踩下刹车,才没有压上地雷,不过越野车在紧急转弯规避的时候翻车。

从爆炸的威力来看,压上的肯定是装填数千克炸药的反坦克地雷,不是那种手榴弹大小的反人员地雷。

其实,反人员地雷也无法把重量超过两吨的越野车炸飞。

这是半个小时前的事情。

爆炸发生还不到十分钟,在滕梓臻与侯赛因努力灭火的时候,那些荷枪实弹的武装分子就出现了。

来自北方,有五部车辆,其中一辆是搭载重机枪的皮卡。

不用多说,肯定是来者不善。

武装分子把车停在几百米外,下车之后非常的小心谨慎,明显知道附近有地雷,甚至清楚雷区的范围。

为了避开武装分子,两人连滚带爬的来到这条沟渠里面。其实是一条几十米长,一米多宽的地缝。

深度不到一米,勉强能够让人藏起来。

在幼发拉底河河谷附近的戈壁里,类似的地缝到处都是。

只是,雷场也就阻挡了武装分子十来分钟。

听到武装分子的喊叫声,滕梓臻哆嗦几下。随后才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朝一百多米之外的越野车看去。

武装分

子包围了滕梓臻乘坐的越野车,其中一个在大声吆喝,并且朝西边比划,打出包抄搜索的手势。很明显,他发现了两人留下的足迹。虽然受地雷威胁,恐怖分子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但是武装分子肯定能想到,幸存人员同样没办法快速通过雷区,有很大可能藏在附近。在开阔的戈壁上,能藏人的地方并不多。逃跑就更加不可能了,即便是夜间,在月光照耀下也很容易被发现。

何况,现在是傍晚,天色还没有完全变暗,跑出去肯定会被发现。

现在该怎么办?

在滕梓臻缩回来的时候,侯赛因已经拔出手枪,他也被吓了一跳,不过随后发现自己想错了。

“会用吗?”关上保险,侯赛因把手枪递到滕梓臻面前。

一把M9自动手枪,从枪口的磨损程度看,应该是军援物资,也就是美军撤换下来赠送给伊拉克的二手货。只不过,这些二手货在伊拉克十分紧俏,只装备精锐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