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3章 重修金陵城(1 / 2)

朱棣沉默片刻,“此事容后再议!”

这种产品刚刚出现,到底有什么后果还不好说,过早下结论不行,而且朱棣现在被朱高炽的高赋税养得口味很叼,根本不想动这种生产关系

蹇义不服,继续开口:“陛下……”

朱棣道:“好了,先看看再说!炽儿,蒸汽机何处可用?”

朱高炽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泥跟棉纺,无他,这两种工业本身就是以量取胜,规模越大利润越高。

朱棣这么一问,他又想到了西域,有了这玩意,新疆那片土地可以大规模开发啊!

参观完蒸汽机蹇义立刻把夏原吉等人拉过来,这个机器让他坐立不安,几人聚在一个酒楼包间中,蹇义抱怨他们几个,今日为何不替我说话?

夏原吉安慰道:“但这东西真的好用,你想想,这机器若是推广开,全天下多了多少水浇田,能多收多少田赋?”

蹇义道:“我不相信你看不出,蒸汽机运用到棉纺行业,全天下几乎所有男耕女织都要破产!”

夏原吉沉默片刻,“不让棉布往国内卖不就行了?”

“不让卖?怎么可能不让卖?

天下多少人指望这东西吃饭啊!

而且,侵占农田的事儿,你不知道吗?

江南改稻为桑,山东改麦为棉,长此以往,一场大旱,就能动摇天下!”

夏原吉良久不语,叹息道:“那怎么办?”

蹇义断然道:“禁掉,决不允许生产!”

夏原吉搞户部,远没有蹇义天真,经济规律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哪怕动用再多的行政力量也不成,他对禁止机器有些悲观,而且,他更多的是想到粮税的问题。

蹇义有些烦躁,喝口茶重重放下茶杯:“可这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能禁得一时是一时!”

蹇义说的也有道理,这个时候基本上任何技术都不是成体系的,只要剔除关键人物,只需要过上几十年,什么都没了。

夏原吉道:“你别忘了,那棉纺、毛纺厂也有数万人呢,靠着这两家吃饭的更是不计其数。”

说起这个蹇义就极为痛心,当初朱高炽去山东,大家都以为是平叛赈灾,而朱高炽当时设厂时,仅仅只有两三御史进言不可。

不是其他人看不出,而是觉得没必要说。

山东是个烂摊子,谁也不想接手,朝廷不想接,诸位士大夫也不想接手,而且当时认为朱高炽只不过仿北平府旧例,搞几个工厂罢了,谁知道搞得这么大。

一不小心就被他绑了几十万人上车。

这个时候再砸车,那可是真的要犯众怒。

朝廷上上下下反应过来时,事都干成了,正人君子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棉布这种玩意,其实大大损伤地主阶级的利益,布在某些地方是能当银钱交易的,这也是他们剥削小民的一种手段,现在朱高炽突兀地让这么多棉布涌上市场,瞬间就让他们受损很多。

夏原吉无奈叹息,蹇义能够想到的东西,他也能想到。

只是他更务实,没有理想主义,要是有的话也不会做到户部尚书的位置。

蹇义出身进士,一直都是清流的内阁大学士,不是事务官,因此还有些理想主义。

“不行,绝不能让这种机器流传开,这是掘大明的根!”

蹇义能看到的是更加可怕的未来,将来这种棉布生产扩大,很多人可以借此脱离宗族,到时,天下乡绅该何去何从?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话,地主乡绅他们掌握生产资料不假,但要他们创新进取那是不可能的,他们能做的只有剥削小民,小民都没了的时候,剥削谁去?

夏原吉沉默道:“你准备如何做?”

蹇义道:“再找几个大儒,写文章。”

蹇义是个正人君子,想不出歪招,但下面的那些地主可不是这样,他要做的只是唤起大家的反抗情绪而已。

可是不等蹇义完成这件事,朝廷就有更大的事爆出,朱高炽要重修金陵城。

这不是一个市政工程那么简单,金陵城是朱元璋主修,朱高炽重修,那是打朱元璋的脸,这就成了政治事件。

当朱高炽把重修金陵城的施工方案上奏朝廷,满朝哗然!

朱高炽竟然妄图用水泥把金陵城包裹一遍!

水泥一直以来的产量都很低,主要供应朱高炽自己工厂使用,以及朝廷的某些重点工程,比如某个港口、码头之类的。

定国公想修个园子都没搞来水泥,其他人更不用想。

士大夫第一时间做的是反对,主要是工程钱的问题。

重修一遍,需要的不是几两几千两,而是数十万乃至百万两。

朝廷一年的盐税也就两百多万两,这才是现金大头。

重修个金陵城用得着这么多吗?

朱高炽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