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7章 世界商品(1 / 2)

早朝后,朱棣把朱高炽留下,金幼孜、杨士奇、杨荣等人也都留下。

朱棣迫不及待询问朱高炽:“今年的棉花怎么有这么多?”

朱高炽道:“棉花值钱。种一亩地棉花远超好几亩水田。”

朱棣脸色阴沉:“粮食呢?种这么多棉花,粮食还够么?”

“粮食是够的。”

朱高炽笑道:“我已经悄悄命人去南洋收购粮食,今年不会出现去年状况。”

朱棣松口气,“够了就好够了就好。”

朱高炽道:“父皇,郑和早朝上所说的事,您可得放心底。”

“什么事?”

“派遣官员去西域,西域真的太重要了,那里以后将会是棉花主产地。

而且是通往西域的主要道路,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吞并。”

朱棣迟疑片刻,道:“你可有合适人选?”

朱高炽笑道:“我觉得几位师傅都不错。”

朱棣闻言扭头往回看,朱高炽的几位师傅,其实就是内阁成员,杨荣、杨士奇都曾经给朱高炽讲课。

几个人慌忙行礼,朱棣道:“让他们几个去?”

这几个如今都很年轻,也正是因为这点,朱棣才把他们放入内阁历练。

朱高炽道:“对,几位师父能力绰绰有余,只不过实际经验还是差点,正好去西域历练一番,回来就可以担当大任。”

几个人心下狂喜,学会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谁不想着飞黄腾达呢?

朱高炽轻飘飘一句话,就把他们送上云端,将来出将入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但表面上他们都很淡然。

朱棣道:“也好。那就杨士奇,你先去吧,经营好西域,将来朕要亲自出兵,拿下西域。”

杨士奇急忙跪地:“谢主隆恩。”

朱高炽又道:“还有个事儿,爹,既然要推广金银币,那么必须要将食盐铺、布铺同步推广。

否则没有锚定物,会出大乱子。”

朱棣摇头:“布铺好说,但食盐怎么办?”

朱高炽道:“统合天下所有盐商。”

“什么?”

朱高炽这真是大手笔。

不过他这么做的底气,在于他将长芦盐场的规模扩大了接近五倍,几乎能够生产出全天下所有的盐。

这主要源于提水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不用依赖于潮汐涨落。

单单一个长芦盐场的用工规模,已经超过十万人,生产出的盐全都在仓库里堆着,只等着全面铺开。

朱棣道:“统合天下盐商,这是怎么回事?”

“组建公司。”

公司,其实土生土长的词汇,《大同·列词传》记载: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

《庄子》中记载: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

基本上古代的公司与现代公司的含义大致相同,但组织形式有区别而已。

朱高炽的意思是,把这些分散的盐业经销商,全部整合,合并成数个公司。

每个公司负责一片区域,这样的好处是,公司是具有法人地位。

而盐商却没有地位,其独立性更高,而且监管也更加容易。

当然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只要犯案必然是大案要案。

朱棣听了这个新奇的建议,问道:“倘若公司对抗朝廷又该如何?”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咱们把庙给他们修好。”

朱棣哈哈大笑,点头称赞,采取公司制的最大好处就是方便监管,经营活动更加规范。

实际上大明已经出现类似公司的组织,只不过没有这么明确定义而已。

下了朝,朱棣立刻命人召集盐商进京,讨论合并事宜。

这对盐商也有好处,那就是他们有了组织,也就有了对抗朝廷的资本。

但坏处就是,公司制的形成,导致许多人都可以加入盐业,分摊了利润。

而且以后想要随意涨价那就不可能。

公司在这儿呢,朝廷宣布取消你的资格,你就傻眼,公司内部也会有掣肘。

朱高炽的心思已经不在这儿了,更加重要的是,棉花的产量远远超出预期。

北平府一地,送来大约一百万石棉花。

这么多棉花,都要归功于朱高炽在北平府的大力推广商业,导致北平府的经济活力远远超过其他地方。

再加上山东,以及西域的产量,比去年增加十倍这个说法恐怕要修改,大约二十倍都不止。

朱高炽苦笑,原本想着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还得几年时间,但他太低估棉花这种商品的威力。

实际上在西方,棉花早就存在并且使用。

而且经过多年培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