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废> 第 93 章 原吉,朕又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3 章 原吉,朕又来了(1 / 2)

可朱瞻基却忽悠道:“可蛮夷若变得有礼,那世间便会再无战事,各位岂不是功在千秋?”

把能征善战的蛮夷从马背上请下来,造永久和平,这还不青史留名?

文人的梦想是什么?

那可不就是青史留名吗?

就这样,都老爷们疯狂心动,从百般推诿变成积极自荐。

只不过这并没有吸引到我们谦哥,他看着那帮言官,很是不屑。

有什么是比教导出一个优秀的皇帝,更有功劳的事情吗?

朱瞻基:“……”

两年前,你不是还真看不起给我儿子启蒙么?

这就打脸了?

没了言官啰嗦,朱棣的日子简直不要太好过。

于是,他记吃不记打,又屁颠屁颠去了诏狱见夏原吉。

“原吉啊,我这次又打了个大胜仗,而且兵不血刃,一个兵都没牺牲,你说,阿鲁台这回再不敢掠边了吧?”

这次,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可惜,夏原吉脑子缺根弦。

“皇上,那也先士干早有投诚之心,您就算是不亲征,派个小将军过去,他也会带着牛马驼羊投降的。”

亲征可花银子了,不亲征,银子起码能省下一半。

朱棣脸立马黑了下去:“你是不是觉得,朕不敢杀了你?”

他都给了这货两次机会了。

只要夏原吉能承认自己国策是对的,说两句顺耳的话来听听,君臣之间也就和解了。

他就顺水推舟,让老夏回去住,把赏赐钱财还给他家。

不好吗?

非得说些他不爱听的。

“皇上。”夏原吉拱手:“您一去,阿鲁台就跑,你一回来,他们又去掠关劫民了。”

“亲征,属实劳民伤财,还请皇上择良将去讨敌吧。”

说白了,他夏原吉讨厌的、反对的其实不是打仗。

更不是朱棣定的国策,而是皇帝亲征。

“你以为朕不想?”朱棣颇有些不耐烦地道。

“瞧瞧朝堂上的将军们,老的老,年轻的太年轻,朕不带他们怎么行?”

他又不是没派将军去打仗,可也没见几个厉害的。

只有自己去亲征,才能压着阿鲁台打。

夏原吉拱手道:“皇上,您也老了,您不年轻了,松松手,让晚辈们去吧……”

“砰!”

朱棣气极,抬手就把桌子给掀翻,然后头也不回,就离开了诏狱,留下满脸担忧的夏原吉。

依他对皇上的了解,只要阿鲁台再次掠边,皇帝恐怕还会去草原……

没有银子,皇帝会去。

现在他自己有银子了,就更劝不住了。

只盼着阿鲁台老实一些,莫要在老虎头上拔毛了。

其实,老爷子知道夏原吉是为自己好。

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渐渐不行,指不定哪一天就死在外头了。

可他并不打算收手,他就是要把长城外的人都打怕。

回到奉天殿,他就叫来大儿子和大孙子,还有刚从于谦课上下来的锦儿。

爷三个跪成一排,坐在地上,听着皇帝说话。

“古人说,要攘外必先安内,我同古人的意见不同。

我偏偏觉得,剑要第一个指向关外的敌人,然后才是自己人。

从前做燕王时,我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可当我做了皇帝。

有那么一瞬间,我就悟了。

你说,我中原几千年,有夏商周,秦汉隋唐宋。

姓赢的也好,姓刘的、李、赵也好,哪个朝代是一直传下去的?

最长的周也就八百年。

每次朝代更替,中原百姓,就会遭受近百年的苦难。

而最惨烈的,无非就是五胡乱华了。

他们在中原的土地上不停地打仗,抢夺女人和粮食,一言不合就举剑屠杀中原的百姓。”

闻言,跪坐在地上的朱高炽和朱瞻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锦儿可能听不懂,眼睛里有些懵懂。

朱棣摸了摸他的脑袋,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所以,我觉得,中原,谁当皇帝都可以,只要他有这个本事。

不管他是姓刘的、姓李的、还是姓赵的,但绝对不能,让外敌进入长城,坐上朱家这把龙椅。

老大,我知道你仁厚,你见不得我天天带兵去打仗、劳民伤财。

可我还是想请你再仔细想一想,等以后我死了,别急着把我定下的国策都废了。

你回去读读史书,你就会明白,若是外敌进入了中原,会对你脚下的这片土地,做些什么。

你再来同我说,说我该不该去打仗。

我活不了几年了,朱家的天下在你们手上会成什么样,在你们后代手上会成什么样。

我都看不到了,我对你们就只有一个想法和要求,那就是不能让外敌再次入主中原。”

朱棣知道,老大看不惯自己的国策。

就连最喜欢的大孙子,也是对他去亲征颇有意见。

只要自己死了,老大这个抠搜的,肯定会立马停止战争。

郑和也别想去远洋了,安南能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