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971章 英雄杨白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1章 英雄杨白劳(2 / 3)

“草民代老杨,谢过陛下了。”

听到了朱慈烺的一番话,刘大头当即跪了下来,朝朱慈烺说道。

“这个杨白劳的下落,你们可知晓?”

“这个臣等就不知道了……”

刘大头摇了摇头。

“老杨当时,连夜就走了,现在估计隐姓埋名……”

“或者,说不定已经……”

“朕会派人寻觅的!”

朱慈烺说道。

旋即,又话锋一转。

“不提他了,领着朕,到你们村里面看看,朕要看看各户家的情况……”

“陛下这边请。”

刘大头赶紧说,朱慈烺则随着他的脚步,开始视察起来这个豫东村庄的情况。

在一个朴实的农家小院,朱慈烺先是看了一眼,院子里面的屋舍,都是挺贵的,不像是官员们,为了应付他,而临时翻修,过是盖起来的新房。

家里虽然打扫的干干净净,但这也是正常。

领导视察,卫生肯定是要做好。

而家具,也没有临时换成清一色的新家具。

牛棚里面的牛,也是一头健壮的小黄牛,看上去年龄也不小了,看屋主老汉的与这头黄牛交互动作时的模样,也可以看出来,这牛儿就是他家的牲口。

屋子遮风挡雨,断然不成问题。

农具,牲畜也齐全,牛棚有牛,后院有猪,前院还散养了群走地鸡,当然了,朱慈烺亲临视察,走地鸡们已经被临时圈起来了。

不只是坤坤,就连门口那只往日里无拘无束,可以漫天撒欢的大黄狗,也被用绳子栓了起来,现在正趴在墙根委屈着呢。

挨个转悠了一圈,还亲自去粮仓里面,看了看粮食的成色,还有面缸里面的大半缸白米后。

朱慈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朝旁边,这庄户的主人,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询问道。

“家里的收成怎么样?粮食可够吃?日子过的不紧张吧?”

“皇上,收成是三年丰,两年歉,不过田土多,丰年备荒,灾年也就过去了,红薯土豆也是好东西,丰年用来喂猪,灾年也能够用来度荒,朝廷也好,逢灾年还减免赋税……”

这村民朝朱慈烺说着,已经背熟了的台词。

虽然知道这是台词,但朱慈烺听的也很满意,他笑道。

“那庄子上,其他庄户的情况呢?”

“也差不多。”

后者赶紧地回答道。

“只要不是懒汉,日子就断然不会过不下去。”

“这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等草民的几个小子长大了,那日子就更好了……”

“是吗?”

朱慈烺呵呵一笑,不置可否,目光扫向了这村民的几个儿女。

这个村民的儿女有些多啊,有四个小子,三个闺女,一大群孩子看起来虎头虎脑的。

将来等他们长大了,这一份家当,就要分成四份。

或许现在,过得殷实。

等分了家,可就不一定了……

想到这,他朝这庄户问。

“土地有多少啊?”

“皇上,不多,两百亩,都是皇上恩典,当初均到的。”

“两百亩。”

朱慈烺脸色上的笑容一僵。

他还真猜对了。

河南人民现在的日子,过的确实不错,为了充实河南人口,朱慈烺当初可是对河南,实施了一阵授田的。

换言之,现在河南的农民们,说是小农,但他们实际并不是小农,而是正儿八经的农场主——几百亩还不算农场主?

这么多土地,又是大平原。

抗风险能力,比位于湖广那边,只有二十亩的叶守家,不知强了多少——土地越多,抗风险能力就越强。

财富越大,能够承受的风险就越大。

反之,财富越小,所能够承担的风险越小。

但是,朱慈烺却深知,相比于这上面的风险,分家所带来的风险,才是最大的。

两百亩地,均给四个儿子。

呃,朱慈烺又瞅了眼这庄户的妻子,那三十多岁农妇的肚子,心说。

这里面还有一个呢。

这么均下去。

等到了下一代,他们的日子,大概就得紧巴巴喽。

一不小心,就可能因各种原因,沦落成叶守家那样的失地庄户。

到第三代,能够保住土地的,就更少了吧……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在当下,说什么扫兴的话,他是笑呵呵地道。

“日子过的好就成……”

挨个视察了一下村庄,朱慈烺发现,河南人民的日子,确实是要比较强,或者说,经历过乱世后,人口稀少的北方地区。

要比卷的厉害的南方地区,日子要好过的多。

当然了,他们的日子,虽然过的不错,但也不是没有潜在的危机,那就是,华夏特有的遗产分配制度,及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会让他们的财产,一代一代的均摊变薄。

这大概,也是富不过三代的缘故了。

穷不过三代。

是因为穷人大概,第三代就绝后了。

而富不过三代,大概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