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我在明末扛红旗> 第237章 你买我就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你买我就卖(1 / 2)

有些事情早就随着高承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例如杨嗣昌提前上了那本揭示大明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的奏疏。

也例如范永斗把原来的湖广粮商换成了如今的江西总兵府。

“这是好事。”

李邦华和邹维琏等几个核心人员进了办公室,看完信后便立刻如此说道。

张家口的八大商事家族巨富,每一家的钱恨不得埋半个小山。

再加上如今江西四处征战,外加驱使流民做劳役,有一笔大额的银两入账当然是好的。

范永斗开出的价格是二两银子一石,路上的运输由他们的人自己来。

三万石粮,也就是六万两白银,不少了。

而且,范家为了表示诚意,还预付了三万两。

如果高承不讲道义,这些银子可就打水漂了。

“有道理是有道理,可是有些事情,不太方便做。”

说着,他把地图拿了出来,指着张家口和山西边镇,开口道:“如今黄台吉已经得了蒙古,张家口一带再无可阻拦之处。

“孟暗公,难道你就不想知道,黄台吉这么多年征战,不事耕种不事渔猎,满清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的吗?”

李邦华脸色略微一变,道:“崇祯元年,陕西山西有人起义,那一年为了方便,把九边供粮地从南直改为北直,由北直和山西商人共同自湖广购买。

“总兵的意思是说,九边粮草,其实很多都卖到了关外?!”

“反正在我的概念中,一个强盗抢了再多的金银财宝,如果他没有吃的,还是要饿死。”

高承说着,又拿出红薯和玉米。

“更何况,这些东西的产量受温度影响不算太大……咱们江西的种子实在太优良了,比北直的红薯玉米强一百倍!

“听说黄台吉在辽阳建国史官,重用汉人文官,提升汉人地位。

“对于辽东汉人来说,这是好事,可是对于大明来讲,这是彻彻底底的破坏!”

将两样粮食产物放在桌子上:“给了他们,关外种上粮食,大明就完了。”

众人现在都明白大明的意义。

不论它多烂,它始终是北方防线最重要的部分,明廷一败,恐怕谁也挡不住清军杀到中原。

“那不给他们卖?”

邹维琏皱眉提道:“卖给他们最终是害了咱们自己,这种情况,不如别卖了吧?”

“也不行啊……”

高承坐在椅子上,指着陕西,“孙传庭打胜仗之后,陕西肯定能有短暂的安宁。

“不从咱们这儿买,从陕西买了不也是养敌之事么?”

“卖也不行,不卖也不行,那该怎么办?请总兵明示。”

一旁的李顺才一直是默默听着,直到现在,他才开口。

作为粮银局的主事,他还是很明白高承的心意,并且很佩服高承的做事方法的。

诸多粮政银政,他是闻所未闻,可是用起来却异常的好用。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高承严肃地摩挲着自己的下巴,“煮熟了的红薯苗和玉米……会烂了吗?”

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高承的意思。

那就是当然卖,而且还要多卖,只是卖之前把这些可能做种粮的粮食煮一煮……

“总兵是要将这些种粮煮过再卖,既要银两,又要满清不得种?”

李邦华看了看身旁众人,很想大声夸赞一句“干得漂亮”,又觉得不太合适。

对这些卖国贼,让他们在双方之间被火炉烤,直到最后被抄家灭族才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不能全煮过卖,不然一点也种不出来,岂不是折损了江西商务的名声?”

高承犹豫了片刻道:“我的意思是,一车粮的十分之九是熟的,再掺进去一些生的。

“让他们种起来有的长有的不长,而且长起来的收成肯定特别好……”

三人都是一阵牙酸,这多少是有些阴损了。

让他们种起来有的长有的不长,即便是大部分种子不生长,也不会以为是种粮的问题,而是把问题归结为土地。

偏偏这粮食收成多,如果是努尔哈赤执政,有不长的就不种了,还种高粱水稻小麦。

可是黄台吉是一个心存大志的君主,从他擢拔汉人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他是要把满清当成国家治理的。

也就是说,他们会不断优化选种,这一卖,八成耽误满清种地方面的十多年……

不过,计策虽然阴损,众人也不觉得不能实施。

国与国,兵与兵之间的交战,哪讲那么多规矩?

一屋子四个人,没有一个是觉得必须行光明正大的道德先生,一个赛一个的心眼脏!

“总兵已有定策,那不如开始让农务局开始研究废种之法吧?”

李邦华更是直接开口,希望把这事定下来。

他毕竟是打过满清的,有仇恨……

“便是如此,那便定下来吧。”

没人提反对,四人合计了一下流程,就把这事给定了下来。

高承甚至还希望范家的人回去以后做做宣传,多买一些江西粮,高产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