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吉与种师道那里,将这般出兵人选商议下来之后。
整个大宋军中,便都开始为攻打东瀛国这件事忙碌了起来。
工部方面,自接到那般出兵命令起,便一直在加班加点的,为即将出征的兵士们制造着各种军器。
而户部那里,也在一直统计着此次出兵,到底当花多少钱银。
至于军营当中的兵士们,也在夜以继日的操练着各种杀敌技巧与阵法。
仅仅只在十日之后,大宋方面便做好了所有的出兵准备。
原本礼部那处还建议赵吉,为这次的出兵,弄一场十分盛大的出兵仪式呢。
可如此方案,却被赵吉直接拒绝了。
因为用他的想法来说那就是,这次大举进攻东瀛国,那自然是越隐秘越好的。
如若能在不惊动敌方的情况下,便悄然将己方的大部分军马,派到敌国境内的话。
那便是最好的。
如此一来,也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再者说,在赵吉看来,跟那些东瀛倭人讲什么武德完全没必要。
倘若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在一瞬间便能让东瀛倭国遭受巨大损失的话……
那,才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呢!
就在赵吉这里,为出兵东瀛积极做着所有准备工作的同时。
种师中那处,也开始了他的调兵计划。
由于种师中那里需要调遣的兵马将领,及坦克战车,都远比赵吉那里多得多。
所以他那方面,在做起这般准备工作之时,其速度难免就要比赵吉大军慢了许多。
直至赵吉率领着万余兵马,数艘海鳅大船以及十数辆坦克战车,缓缓推进到海边的时候。
种师中那里的战前准备工作,也才堪堪进行到了一半而已。
赵吉这里,在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之后,便从海边出发了。
其目标,直指位于大宋朝东面的东瀛群岛。
八艘以蒸汽机为原动力的海鳅大船,一经入海便飞速前行。
其速度,远比这个时代利用船帆乃至人力驱动的船只、战舰,要快得多。
而在海鳅大船上面的将领、兵士们,在这之前的绝大多数,也都没有做过这种海鳅船。
仅仅只在数月之前,由工部的工匠带领着,在这种海鳅船上面体验了几次而已。
而那时候的绝大部分时间,也皆是在熟悉这种海鳅船的各种操控方式而已。
至于长时间的坐船远行,却是一次都没有过。
而这一次呢,无疑就给了那些兵将们,一个亲身享受驾驶乐趣的机会。
此时那些兵士们,时而来到驾驶舱里看看这儿摸摸那儿的。
时而,也会跑到甲板上望一望碧海蓝天,以及各种搭载于船舰上面的攻击武器,及防御武器等。
特别是那些,经过工部及凌振等人百般调教过的小型舰炮,更在那些兵将眼中,成了极其稀罕的物事。
这时候,就左摸摸右瞧瞧的,时不时地,还会用手掌拍打一下那些小型舰炮的炮管,将耳朵贴在炮口前方听听回响。
就总觉得,无论哪里都是极其好奇的存在。
而这种船载舰炮呢,却也不是工部乃至凌震等人从头研发的。
就是从凌振手中原有的大炮基础上,进行的小型化改造罢了。
远远看去,就好似一对马车轮子当中,架了一根圆粗炮管而已。
只不过那两只轮子,确实被各种工艺,深深的镶嵌在了船体甲板上。
与此同时,在两支轮子的底部中间位置,也作了可以令其左右转动的转轴设计。
而位于中间的粗大炮管呢,却可以利用镶嵌在两侧的纵向转轴,及底部的横向转轴。
进而实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自由转向。
以便令其实现多角度地炮火覆盖。
在每一台舰载大炮的旁边,又各设四个大铁筐。
在那里面所装的,均是一些圆形的,比成年人双拳合在一起略大一些的黑色炮弹。
此刻,就用油布包裹着。
如此,既满足了防水需求的同时,却也方便船上的兵士们随时将之装进炮膛,抵御外敌之用。
而像这种舰载大炮呢,每一艘海鳅大船上面,皆装备了十门。
从俯视角看下去,便是左侧四门、右侧四门、前后各一门。
当真可谓是火力充足的紧了。
而左右各四门的舰载大炮,在排列方面,沈括、凌震等人设计的却也十分有趣。
若按照赵吉的思维方式来看,左右两侧的各四门大炮,其排放的方式,应该是以水平位置为准的。
其左右四门舰载大炮,理应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如此一来,其整体也能更显整齐好看一些。
毕竟,每艘海鳅大船左右两侧的装饰布局,皆为对称设计。
若将那些舰炮的位置设计的参差不齐了,难免就会有一种破坏了整体之美的感觉。
可是在沈括、凌振等人的百般商议之后,却非要打破那种对称设计。
而将左右两侧的各四门大炮,均安装在了彼此错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