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开局当皇帝> 第156章 大结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章 大结局(1 / 2)

褚坚想了想说道:“割地求和乃是大事,还须上禀辽主。贵使不妨先说一说议和的第二个条件。”

赵籍道:“我朝停止向辽国岁赐,改为辽国向我朝岁贡。每年进贡的岁币,具体为马两万匹,银二十万两。”

褚坚听闻,愤怒道:“这是不是欺人太甚!不仅停止给我国岁币,反而还要我国纳贡?”

赵籍道:“此一时,彼一时。想必贵使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褚坚道:“两万匹马太多。即使辽国马匹再多,年年进贡,也吃不消。倒是银子可以再多些!”

和谈就是争争吵吵、互相妥协的艺术。最后,赵籍给出的和谈条件是:

一、归还幽云十六州;

二、每年进贡岁币:马匹五千、银两三十万。

辽使派人骑快马,将和谈条件送回上京,面呈辽主。

辽主耶律辉思虑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宋朝的和谈条件。毕竟偌大的辽国只剩下十万辽军,而且这些兵马分别驻守各地。连二十万精兵强将都打不过宋军,更不用指望剩下的十万老弱残兵能打胜战。辽国已经无力再战!假如不答应宋军的和谈条件,说不定宋军真的打到辽国都城上京。

五日之后,辽使送来了第一笔岁币。赵籍遵守承诺,将俘虏的耶律得勇、耶律得重、耶律宗云、天寿公主答里孛等辽国皇室,以及一千女兵,悉数送还辽国。两国再次约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宋军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实现了自太祖太宗皇帝以来的民族复兴梦。

当消息传回开封时,举国欢腾。有的人喜极而泣,有的人吟诗作赋,有的人大放鞭炮。百姓用各种方式庆祝胜利。

“幽州之战已经结束,估计陛下也快回来了。”皇宫之中,李清照摸着隆起肚子说道。

千里之外的幽州行宫,种师道说:“宋辽战争已经结束,陛下何时回京?”

赵籍道:“朕不回开封了,朕决定迁都幽州!”

纵观历史,西周、两汉、西晋、隋唐等朝代,王朝的都城不是在长安就是在洛阳。所以种师道听闻赵籍迁都幽州的消息,大吃一惊,然后问道:“陛下怎会有如此奇特的想法?”

赵籍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和全国的控制。朕迁都幽州,为的是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朕还要给后世的子孙立一条规矩,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

幽州,即后世的北京。宋之后的元明清三代,都以北京为都城。作为现代人的赵籍看来,华夏不再是以中原为主的王朝,而是演化成了一个多元文明体系。华夏应该包括契丹、党项、吐蕃等少数民族。所以赵籍迁都幽州,只是提前布局。

赵籍迁都幽州,今生今世和东京名妓李师师注定再无缘分。倒是燕青,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开封,与李师师相识。梁山泊里,粗人多,武夫多,燕青却是个雅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李师师和燕青一见钟情,相互吸引,成就一段人间佳话。

政和二年,土豆、红薯、玉米等从海外引进来的农作物大丰收。从此以后,土豆、红薯和玉米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食物。

政和三年,赵籍启动科举改革。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赵籍废除了旧的科举考试,采用现代的公务员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只有笔试,没有面试。宋朝子民不分年龄、民族、职业、地位、贫富,皆可参加。

集英殿上,赵籍高坐,两边站着文武百官。一个面黑身矮的人步入大殿。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他就是皇帝钦点的状元。只见他跪拜道:“草民叩见皇上。”

赵籍说:“平身!从今天起,你不再是草民,而是朕的状元。不知状元是哪里人士?”

状元答道:“微臣宋江,乃是济州郓城县宋家村人。”

政和四年,赵籍开始改革强军。《宋史职官志》记载:“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改革后的军队,形成枢密管总,战区主战、三衙主建的格局。作战指挥职能和建设管理职能相对分离,把作战指挥的重心放在战区,把建设管理的重心放在三衙,让战区和三衙在枢密院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全国分为北部战区、西北战区、西南战区、东部战区、中部战区五大战区。北部战区负责对辽国的作战,西北战区负责对西夏的作战,西南战区负责对吐蕃和大理的作战,东部战区主要负责对海外国家的作战,中部战区主要负责京师燕京(幽州)的安全。战区指挥既包括战时也包括平时,平时加强军事演练,积累实践经验。

……

多年以后,宋军消灭辽国、女真、西夏,幅员之广,远迈汉唐。加之百姓富足,政治清明,史称“政和之治”。

又逢早朝,赵籍受百官朝贺。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左相蔡卞出班上奏:“陛下消灭大辽和西夏,恢复汉唐故土,建有不世之功,恭请陛下泰山封禅!”

枢密使种师道附和道:“恭请陛下泰山封禅!”

百官齐声道:“恭请陛下泰山封禅!”

赵籍摇了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