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的事情。至于这些守卫不利的将士,念在大战在即的份上,也没有重罚。
“过几日守城战你们还得参加,所以刑罚先记下,等事后在进行处置。”
将领一听惊喜万分。
这就是可以在守城战时戴罪立功的意思了。
而且有了功劳,到时候刑罚还会更轻。
将领高高兴兴地下去了,徒留传讯兵被太宗显灵的消息冲击得回不过神来。
大部分人都对太宗塑像的容貌印象不是特别深刻,要不然李世民也不至于一路溜达到皇宫都没被人认出来。
传讯兵现在就是怀疑人生,很想把塑像再拖过来对比一下。单看两者,他真的没法确定相似度有多高。
但他拖不动塑像,也不敢这么做。
李世民见他还在,便让他干脆再回一趟西北,给太子传个消息。
他的存在肯定不能瞒着太子,他也想早点把太宗显灵的事情传播到大江南北。
——要赶在太子称帝的消息传出来之前。
等大家都接受了他李世民,那个什么太子自然就无人在意了。
传讯兵本来是奉命来通知留守城中的老臣们,你们以后要换个皇帝效忠了。结果老臣们不仅没有换效忠对象的意思,还大有带着太子一起效忠这位太宗的想法。
传讯兵感到了头秃。
等他回到西北,也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情况。
太子应该不会甘心接受这种局面吧?他都当了那么多年太子了,好不容易才登基的。
李世民没管他的纠结,继续处理政务。
传讯兵离开没过两天,叛军终于攻过来了。李世民摩拳擦掌等了他们许久,可算能亲自上战场松松筋骨了。
要不是还得留守长安城,他之前就带兵冲出去截杀叛军了。
历史上因为皇帝出逃,人心涣散,长安城几乎没怎么抵抗就陷落了。如今换成李世民亲自带兵守城,情况好上了不少。
虽然敌人足足有十数万,但李世民以少胜多的仗打得还少吗?
作为都城的长安城墙坚固,易守难攻。人心在我,又有离得近的军队听闻太宗显灵的消息赶来助阵,双方差距进一步缩小。
安禄山大军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情况不妙。
他们原以为潼关天险都拿下了,没有了屏障的长安城攻占起来岂不是更加容易?
没想到出了个作弊的。
李世民这家伙扮演起唐太宗来那是一点都没留手,为了保险起见,能用上的手段他全用上了。
守城时让乐人在附近演奏《秦王破阵乐》,给大家打一波鸡血。反攻时带着大家高声唱太宗写的《威凤赋》,鼓舞士气。
唐太宗所有能蹭的热度他全蹭了。
李世民:唐太宗本人看到了都要夸我真会压榨他的剩余价值,嘻嘻嘻。
原本大唐将士听个《秦王破阵乐》就够打鸡血的了,现在还有真太宗在旁边跟他们一起唱歌、一起并肩作战。
将士们:啊啊啊!杀!保护太宗陛下!
原本还有人对李世民的身份表示怀疑,几天下来真是心服口服,所有人都信了这就是太宗。
于是大唐士兵一天比一天热血,一天比一天能打。
反叛军:???
反叛军百思不得其解,守城战不是应该越打越颓靡吗?这群人被大军困在城里,就一点都不担心粮草耗尽?
大唐将士:呸!就你们这些家伙,都不够太宗打的,还想耗到我军粮草用光?做什么美梦呢!
大家坚信很快就能打退敌军了。
这个坚信在他们越打越嗨,导致敌军节节败退之后,更加地坚定起来。
果然跟着太宗不会输!
反叛军打不破这个可怕的良性循环,除非他们能精准搞死核心人物李世民。
然而李世民穿着铠甲身先士卒,混在将士们里头看着就像个能打的普通小将。在反叛军看来,他除了超级能打之外没什么特别的。
这样一个小将,敌人当然不会费尽心思弄死他。连派几个将领过去都被他一枪给刺死了之后,敌方就决定暂避锋芒,不和这人对上了。
这个错误的选择导致他们一直找不到军队的主心骨,哪怕成功诛杀了统帅也没让军队乱起来。
反叛军:过分了啊!
不是统帅的功劳,那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凶啊?
要不想法子砍了军旗试试?
行军打仗时军旗十分重要,毕竟那么多人呢,光听将领大喊也不现实。但是抬头看军旗,再根据旗帜的挥舞来判断下一步是进攻还是撤退,这就比较方便了。
古代很多战争打到一半某一方溃败都是因为军旗被砍了,士兵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又担心是不是将领被杀,自己没了主心骨,于是才四散奔逃。
长安守卫战时的大唐军旗可没那么好砍,有些军旗干脆就在城楼上挥舞呢,敌军又上不去。
但再难也得试试。
反叛军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拔了几个靠前的旗子,准备等着这一片的士兵溃散。
结果士兵看都不看,依然往前冲杀。
反叛军:不是,你们这群人能不能讲讲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