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父在遗书中写道:“当时验尸确定死者中毒而亡,又将剩余茶水喂犬饮后,当即倒毙,目击证人亲耳听见妇人失德而引起的夫妻争吵,更有邻里佐证,张王氏与表兄王可过往甚密,当日将王可拘传到案,王可也当堂供认与张王氏的通奸之实,既有通奸情节,还有目击旁人,更有下了毒的剩茶为证,本案却也铁证如山,依大宋刑律,判张王氏通奸失节,谋杀亲夫,处以凌迟;奸夫王可,通奸谋命斩首示众!”
读到这里,他忽感轰然一声,浑身一麻,手一松,遗书飘落在地。
宋慈怔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弯腰去拾起遗书,再读下去。
遗书上写道:“此案过去三年,父偶尔得知当地山上长有一种剧毒野草,名为断肠草,其毒性更甚于砒霜,为父继而又从当年剩水的瓦罐中,发现了两片早已干枯的断肠草叶,为父重新审阅当年案卷才发现,张王氏与王可通奸杀夫一案中存有一大破绽,要是张王氏预谋毒杀亲夫,又怎么会蠢到把毒下在她亲手送到地头的茶水之中啊?冤魂在天,宋巩死不足以弥补误判之罪啊!”
宋慈痛苦不已,起身向外奔去,用力拉开书房门,却见老家院正堵在门外,一时竟无言以对,他强忍着悲痛,伸手在老家院肩头按了一下。
老家院心领神会让过一边。
宋慈跨出书房,步履千斤地往灵堂走去,父亲宋巩的话音犹在他耳边回荡着:“为父断狱失察,铸成冤案,一世清名毁于一旦,纵然追悔泣血,对死者何益?惟有一死谢罪,方可告慰屈死的冤魂啊!”
宋慈跨进灵堂,伫立在父亲的灵柩前,凝望着棺中亡父的面容,泪水止不住地向外涌出。
父亲的嘱言又如空谷之声在灵堂内回荡着:“慈儿,常人有过改之为善,刑官出错,事关人命,父谢罪自决,别无牵挂,慈儿日后踏足官场,当不得居于刑狱官职,切记为父之遗命。”
宋慈金榜题名、喜迎新人的双喜之日,父亲宋巩却因错判人命而以死谢罪,临终前留下了不许儿子涉足刑狱的遗命,心中实在是百感万千啊。
乐丹出现在了宋慈的身边,看着宋慈说道:“你父亲回来过了。”
宋慈震惊的看着乐丹,说道:“你说什么!”
乐丹看着宋慈说道:“你父亲刚刚回来过了。”
宋慈说道:“他现在在哪里?既然回来了,为何不来见我最后一面。”
乐丹看着宋慈说道:“你父亲心愿已了,回来看过你们便又去投胎去了,他让我转告你,好好活着。”
宋慈看着乐丹说道:“那他为什么不来见我。”
“相见不如不见,你父亲已经投胎去了,如果有缘,下辈子再续前缘便是。”乐丹看着宋慈安慰道。
宋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凝视着父亲的遗体发起了呆。。。
宋老推官的猝然作古,使英姑和屠夫捕头王到嘉州之行落了空,而梅城县却又传来新任知县孟良臣在赴任途中,死于客栈起火的恶讯,捕头王和英姑以此力请宋慈赴梅城破案,宋慈却碍于父命而去留两难。
宋巩刚刚下葬不久,宋慈还在守孝,忽然又传来好友孟良臣梅城遇难的凶讯,让他更是心力交瘁,父亲的遗书给儿子留下一道“终身不得涉足刑狱”的遗命,从小立志子承父业的宋慈从此心灰意冷,整日以酒浇愁。
经宋母开导,宋慈决定前往梅城调查凶案,当然乐丹也是要去的,上路前也带上了帮手,英姑和屠夫捕头王,于是一行人奔赴梅城。
梅城县果然水深难测、暗含杀机。
以杨主簿为首的一班县吏早有防备,以至使宋慈到梅城后每每遇壁,处境艰难。
英姑为缓解宋慈的烦乱心绪,端来脚水,为宋慈泡脚调理。
宋慈心态放松,果然想起了父亲遗书中提到过的一着验法,遂往火烧现场验证孟良臣死因,用酽醋泼地,果然见卧尸之处,浮现出一大片血迹。
正在宋慈验地之时,杨主簿率县吏们突然赶来。
宋慈临危不乱,机智应变。
在知州府,宋慈向卢知州道明了孟良臣死于谋杀的疑点,并问县衙是否有人出身忤作?
卢知州告之杨主簿正是仵作出身。
杨主簿在妓女‘六月红’的房里,受雇于他的杀手黑三突然闯入,黑三要杨主簿出五十两黄金,换取沉默。
杨主簿明里答应,暗施黑手,结果,就在英姑领宋慈到其父当年遇难的落马坡时,竟发现了坠落悬崖的黑三尸体。
所幸与黑三同行的‘六月红’被树枝挂住,保得一命。
宋慈从黑三七孔的血色断定黑三死于谋杀,遂将‘六月红’带回客栈,意欲从此女嘴里挖出梅城迷案的线索。
英姑无意中说出一番话,揭穿了卢知州的一个谎言。
宋慈巧设敲山震虎之计,对卢知州提出要对半年前遇难的竹知县开棺验尸,离开知州府,宋慈和捕头王就被一群黑衣人追杀。
乐丹暗中相助宋慈,救了他一命。
恰好宋慈的岳父薛庭松受命钦差,及时赶到,暗施援手,才使宋慈摆脱追杀。
负伤醒来的‘六月红’终于道出真相,梅城县两任知县谋杀案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