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具体如何洛绒拉姆自己也不知道,她只感觉一切都是做梦一样。
洛绒拉姆,21岁,生长于藏省林芝下辖江达卡贡的一个名为‘亚其村’的小山村。
本来的话,如果不出意外,她将会是如同万千走出山沟的山村孩子一样平凡的存在。
或许在她生长的地方,她很优秀,但是一旦去往大城市,她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很平凡的人不说了。
尤其是对于洛绒拉姆这种生长在偏远地区的女孩儿。
谁也不知道,洛绒拉姆在通往函京的这条路一路走来,到底受了多少苦。
她的父母,又或者她的家庭,其实并不如同他人想象的那般开明。
她的父母之所以不管她,宁愿出去打工,让她在家乡上着条件最艰苦的希望学校,原因也仅仅是因为她是女孩儿罢了。
在她父母的眼里,她只是一个女孩儿,是迟早要嫁出去的,所以根本不用上学,至于接到城里去上学,那就更天方夜谭了。
女孩儿嘛,安安分分的,学点女红和相夫教子的功夫,学好家务和管家,本分的嫁个不错的人家,就可以了。
甚至可以用彩礼补贴一下不富裕的家庭。
这是洛绒拉姆一生下来,父母早期的想法。
其实她的父母一直都不赞同她去学校,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浪费钱的。
不过好在的是,家乡的希望学校是免费的,什么都是免费的,并不用钱。
所以洛绒拉姆还有机会能够坚持着进行自己的学业。
可是直到她的弟弟出生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原因自然是她出生之后,父母对于生了个女孩儿表示极其不满意,便一直都有尝试再生一个男丁。
所幸最后成功了,在洛绒拉姆十岁的那年,弟弟嘉措诞生了。
洛绒拉姆逐渐感觉自己成为了家中的一个边缘人。
父母在每年斯登诺节回家的时候,无数次对洛绒拉姆提起过,让她不要去上学了,赶紧回家帮家里放牛,然后挖点药材,做点手工艺品,拿去卖掉。
然后攒下的钱可以供弟弟上学。
这让洛绒拉姆第一次感受到了极度不平衡的感觉。
但是她还是照做了。
他那时候还小,对于如天如地一般的父母,她没想过反抗,也不敢反抗,因为家庭灌输的观念就是,父母给了她生命,那就是怼他最大的恩情。
她怎么都还不完这些恩情,所以父母什么都是对的,她应该乖乖听话。
可是,洛绒拉姆还是不想放弃学习,因为这真的能让她感到由衷的快乐。
于是,她一边每天顶着艰苦的条件,跋山涉水去上学,一边在课业闲时帮助家里做活路,奔生计。
这种生活就一直持续了下来。
而她的弟弟嘉措....
则是一直跟随父母,在城里生活,每年也很少有机会能够回来。
这也导致他们姐弟二人少有交流,每次回来弟弟都已经是大变样了。
而且,弟弟不肯叫她姐姐。
用爸爸的话来说就是,弟弟害羞,怕生,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好景不长。
在弟弟上完小学之后,就在升入初中的第一年选择了辍学。
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读了。
年纪轻轻的嘉措每天和朋友们出入于网吧、迪厅、台球厅。
花了四千块钱买了一根台球杆,染了头五颜六色的头发。
然而洛绒拉姆的父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因为男孩子嘛,爱玩儿一点很正常,读书也只是浪费钱而已,不会有什么出路,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他们老板就没读过书,那些大学生不照样给他们老板打工?
所以读书是没用的.....这是洛绒拉姆父母的想法。
可是洛绒拉姆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学业。
到最后,她在自己的家乡里,考上了函京的大学。
这本该是一件大事的,村里出了个唯一的大学生。
还是函京的大学!
那里可是首都啊!这可不得了!
于是整个村里,其实都是载歌载舞,为了洛绒拉姆高兴的。
可是洛绒拉姆的父母,在看到一年高达1万的学费之后,退缩了。
一年1万元啊!都要赶上他们三四个月的工资了。
更别提上了学之后的其他费用,生活费和伙食费什么的。
这不就是当米虫吗?什么活路都不会做,什么好处都没有,还要平白无故浪费几年的时光,还要花大把大把的钱。
要是嘉措考上大学了的话,上了也就上了,咬咬牙也不是供不起,让他见识一下外面也挺好的。
可是洛绒拉姆.....
女孩子迟早要嫁出去的,女人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相夫教子就够了,要那么多干嘛?还能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