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大夏风云录> 第32章 呼贼相笑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呼贼相笑语(2 / 3)

其实皇太极提出条件并不高,议和对大夏帝国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因为此时的大夏朝廷根本无法同时两线作战。

也有大臣怀疑皇太极是假议和。但即便是假议和,与大清签定议和条款,也有利于大夏。

如果皇太极在议和之后,撕毁协议,再次入侵,就把自己送至與论浪尖。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想要发动下面将士去拼命,皇太极总要有些说法的,绝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来,多年征战已让大清将士,有一些厌战的情绪。主动求和再违约,乃不义之师,只能降低大清士兵的士气,而提高大夏士兵的战意。

朱由检犹豫再三后,最终拒绝议和,令卢象升、高起潜御敌。高起潜主张据城坚守,而卢象升主张主动出击。

最后两人各自为战,卢象升部在贾庄被清军歼灭,卢象升在此役中阵亡。

卢象升战死的第二天,消息还没有传到京城,朱由检仍在众臣前面斥责卢象升,“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向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

可见,朱由检对卢象升是深有怨意。

卢象升阵亡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入殓,直到八十多天后,其遗体才被安放棺中,运回故乡埋葬。

卢象升的家人两次向朝廷哀求,给予抚恤。

当时,朱由检冷血地拒绝了。

三年之后,朱由检又后悔对卢象升过于薄情,追封卢象升为太子少师。这种追封更像是一种讽刺。

半年后,清军终于从蓟镇返回沈阳。清军虽然掳掠了大量人口和财物,但也死了不少中、高级军官,其中成亲王岳托也死于济南。

清军这次入侵,收益最大的是各路农民起义军。因为洪承畴、孙传庭奉命带兵入京勤王,给了起义军重新发展的时间。

这不知道是皇太极有意为之,还是碰巧了。

在清军回去的二个月后,张献忠复反,攻占谷城,随即向西进军,想和罗汝才合合。

不久,罗汝才、白贵、黑云祥三部也复反,同张献忠一同攻下房县。

得知张献忠、罗汝才复反后,熊文灿急令左良玉、罗岱前去追剿。双方在播箕寨激战,结果罗岱阵亡,左良玉带几百亲兵成功突围,大败而回。

仓皇中,左良玉连总兵官的大印也丢在战场了。左良玉、罗岱一败一死的消息传到朝廷,朱由检大怒,将熊文灿革职下狱。

不久后,因招抚张献忠、罗汝才失败,熊文灿被朱由检斩首,其家人后来也被张献忠部屠戮,熊家只剩一人逃出生天。

虽然熊文灿有轻信张献忠之过,但总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起码,他成功了招安了郑芝龙和刘国能。

刘国能被招安后始终忠于大夏朝廷,多次帮官兵剿匪,屡立战功,升为副总兵。

而且,太监刘元斌也向朱由检打了两次报告,说张献忠有降心。

招安这事并不是熊文灿自己的主张,最后决策者的还是朱由检。

朱由检杀熊文灿,不知道是为了发泄怒火,还是为了自己的决策失误找个背锅侠。

然而,熊文灿的死并没有给剿匪带来好转,形势反而严峻了。因为继任者杨嗣昌根本指挥不动左良玉。

正在大夏朝廷全力追剿张献忠、罗汝才部的时候,沉默几年的李自成再度爆发了。这一次,他总结了失败经验,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口号。

这口号一提出,深得广大贫民之心,一时从者如云。李自成收编了一些其他起义军的残部后,再次从商洛山杀出,真奔洛阳。

洛阳,是福王朱常洵的建藩之地。福王虽然封王时间短,但是万历最宠爱他,有求必应,所以其拥有的财物富甲天下。宏伟的福王宫内有说不尽的金碧辉煌。

而李自成就是奔他而去的。

见起义军势大,吕维祺曾劝福王朱常洵,建议他拿出钱来解决洛阳守军的粮饷问题。

吕维祺还给朱常洵讲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之前,李自成进攻宜阳、永宁二城前,城中皇族宗室一毛不拔;城破之后,宗室被屠尽,其财物被掠光。

吕维祺希望朱常洵不要忘了前车之鉴,以免将来后悔莫及。然而,福王朱常洵爱财如命,根本不理会吕维祺的话。

朱由检很敬重朱常洵这位胖叔,急调王绍禹、刘见义、罗泰三人各领本部人马,先去洛阳救福王。

看到三支援军来了,福王朱常洵安心了,请王绍禹、刘见义、罗泰到王府中吃饭。

一入王府,王绍禹、刘见义、罗泰三人就被王府的豪奢,震碎了三观。诺大的王府里,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数不尽的美女佳丽,到处可见的黄金饰品。

总之一句话,福王府的富丽堂皇,让所有词藻都苍白无力。

王绍禹三人进了王府后,嘴巴一直合不上,直到吃饭的时候才能用手按回去。名贵的毛毯上,留下三行细细的哈喇子。

盛宴款待后,福王朱常洵还送给王绍禹三人一千两白银,可谓是招待非常周到。

离开王府后,心事重重的王绍禹到军营中转了一圈。此时,灰头土脸的士兵们正蹲在地上,只有咸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