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半年又过去了。
小美和小伙伴们放暑假了。
因为初二选择毕业的话,也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很多村的女孩子,读初中的本来就少,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初二,父母基本上就让家里女儿选择毕业。
小美是肯定要继续读下去的,但她的小伙伴里,夏花也想毕业,她家这几年条件大大改善了,实际上已经是万元户了,只是外婆不许几家说出去,所以外面人是不知道的,但家里吃的、穿的变好了,夏花是知道的。
田水官其实去年就想要起房子了,他家现在还和人家合用三间房子,现在孩子都大了,大女儿春花也快要结婚了,总要弄个象象样样的婚房吧。
但王奶奶建议他再等等,只要村里有一家造了楼房,几家就也造楼房。
现在乡里已经有人家造楼房了,那是村办厂领导和村里领导家里,现在在陆陆续续造楼房了。
田泾村还没有这吃螃蟹的人家,王奶奶不愿意第一家吃,就叫几家再等等。
夏花只知道家里吃的好了不少,但家里有多少资产,她还是不是很清楚的,毕竟这是钱,田水官夫妻俩肯定不会把底跟女儿们讲清楚的。
夏花因此觉得自己读到初二很好了,大姐春花没进过学校,机缘巧合舅舅王培根教了几年,后来在核雕厂学了几年,现在字也认了不少。
两个妹妹秋花、小花,还在读书,夏花总觉得自己家里的负担很重。
所以想着初中毕业了,去外婆家开的店里上班,也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她把想法跟父母一讲,王培英马上告诉了王奶奶和王培根。
这夫妻俩,就是王奶奶和王培根绝对的拥护者,什么事都要请示他俩的。
王培根闻言摇头:“今年县里已经在通安办了财会班,就招收中考的学生,成绩也不是特别高,在中专和高中后面招的。
这些人读三年,出来后就是会计,在乡镇企业里上班的,是坐办公室的。
今年第一年,明年肯定还要招的。
夏花理科特别好,文科差一点,但今年一年进步特别大,她中考别的学校不一定考得上,但读这个财会班肯定有把握的。
进了财会班,主要学的就是数学,她数学好的,肯定能顺利毕业的。
我家现在就缺会计,只有文明一个人在撑着,苏城的那个还是兼的。
夏花毕业后,就到我们公司来上班,到时候,呵呵,不要说比二姐你了,就是比姐夫的收入都会高不少的。”
就这样,夏花继续读初三。
此时,各学校竞争已经很激烈了,阳澄湖学校也是如此。初二升初三的学生,现在全乡一共组成了三个班,二班是重点班,六十多人,男女生比例为二比一,这二十个女生中,有七个是上一届重读的,她们是奔着中专、中师、幼师来的,应届的只有十三个。
田泾中学年前起了一幢两层小楼,一层有两间教室,二班就在二楼,隔壁就是教师办公室。班主任就是小美老爸,王培根。
小华和宗兴都在一班,属于普通班,和三班在一楼。
王培根也想过让儿子到二班,但担心他跟不上进度,就放在了一班,好在儿子读书早了两年,明年中考不理想的话,可以选择读初四(重读)。
小美的小伙伴们,男生都选择读初三,建华、寒泉和小美一起进了二班,其他几个,比如晋元等人,要么在一班,要么在三班。
玉娟也在一班。
暑假里,学校组织补课,现在上面已经要查了,不许补课。
但越不许的事,各乡镇的学校越要补课。
现在的家长是很支持学校的,恨不得孩子整个暑假都在学校;现在的学生,也没有那个胆子向上级部门举报。
阳澄湖中学的做法是,每三天回一次校,美其名曰检查学生暑假作业完成得怎么样了?
回校一次就是一整天,初三老师就是上课,而且布置的回家作业还特别多,确保在家的两天都在学习中。
这强度有点大了。
玉娟首先受不了,她和父母说想不读了,反正初中毕业证书也拿到了,就去王家店里打工吧:“我跟小美说说,她肯定会同意的。”
谁知小美坚决反对,还把她父母叫来,让王培根给好好上了一课:“今年县里在横泾办了幼师班,毕业后是在镇里上班的,就是做幼儿园的老师。
明年肯定还要招的。
玉娟成绩还算不错的,而且她性格外向,喜欢唱歌跳舞的,很适合做幼儿园老师的。
而且,这老师以后是有机会转正的,那就是公办教师了,是拿工资的。”
这是小美告诉他的,现代,是没有民办教师这一说的,当初横泾幼师和代课教师,后来通过进修、考试,通过的都成公办教师了,没通过的寥寥无几。
玉娟父母听了眼睛都睁大了,还有这好事?
当下玉娟妈就说了:“幸亏培根,我们一家都是种地的,哪懂这里面的弯弯绕,差点让这死丫头给错过这好事。
赶快给我去写作业去。不懂的来问小美。再想三想四不想读书,小心我扒了你的皮。”
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