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结算清钱以后,尹炳昆就准备赶回家。
刚好龙根这几天在家,王奶奶就让他送尹炳昆去轮船码头。
龙根是摇着船送人的,因为货不少,走路太累。
两个年轻人在船上就交流起来,后来说到服装的事,龙根听到尹炳昆的顾虑,马上说道:“这不妨碍你做服装生意的呀。人家在京都的都在摆摊子卖衣服呢,你们家里人也可以这样搞啊,你们本来就是本地人,跟镇里打个招呼,家门口再支个摊子就可以了哇。”
这是小美跟他讲过的,小莫就是在京都摆地摊卖衣服的,赚了不少钱呢,身边还有不少弟兄跟他一起干呢。
虽然他没有见到小莫,但不妨碍他把这事讲给尹炳昆听。
这话提醒了尹炳昆,所以说人一定要出去走,才能开阔眼界啊。
尹炳昆回家把这事跟家人一说,大家都觉得可行,不久就来进货了,真的在家门口搞了一个服装摊子,还别说,因为质量和款式好,生意挺不错。当然,这是后话。
就这样,一个一个经销商开始冒出来,顾花娥开始变得忙碌。
最好笑的事,来的人几乎都要住一夜,王家开始了乾坤大挪移的睡觉:有时顾花娥去娘家睡,有时顾花娥和女儿睡,儿子和王奶奶睡,王培根和经销商睡……王家深深感觉到了不便。
最后实在没办法,再晚,也要把货发出去,把人赶镇上招待所去睡。
王家带动了镇招待所的生意也好起来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年前。
今年的除夕是2月4号,比现代的春节早了十八天。
王家商量下来,向玲玲那边就按照现代春节放假的安排来,反正仓库大,货就放仓库好了。
周惠芳那里王家过年时,现代刚好是春节前送礼高峰,现在生态米也是送礼佳品了,菜场里的摊位也好,月浜街那边拆迁小区的专卖店也好,大闸蟹下市后,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所以,田水官负责那家收货的店,春节这几天就不休息了,继续收,收了小美继续送去现代。
苏城的四家店都在腊月二十五休息,等年后初六开店营业。
家里还有一家杂货店,还有批发部,都开着,就王家人自己守店,有生意就做,没有也没事,反正就在自己家里。
等苏城那些人在顾长生的带领下回来后,王家开始给大家发奖金。
工资是说好了的,已经给村里了,她们都是按工分拿的分红。
现在发的就是奖金。
四家店一共有十四名员工,加上俞桂香和小双,一共十六人。
王奶奶给苏城的每人发了五十元的奖金,顾长生和顾玲花夫妇三人每人二百元,当然,事后王奶奶又单独给顾长生发了一千元的奖金。
这苏城过来的职员,王奶奶还给她们在招待所开了房间,住了一晚,第二天拿着奖金、拎着年礼,开开心心回家了。
这批人是后来开南门、石路服装店时招的,每月都领工资的,现在又拿到了奖金,年礼又这么丰盛,都在心里想,明年一定好好干。
俞桂香和小双,因为开店时间比较短,而且确实卖的货不多,每人发了二十元的奖金,年礼当然也有。
她俩也很开心,队里的粮食、分红都有,还拿到奖金、年礼,这是从来挣不到这么多的,而且,就在村里,也不下地了,风吹不到太阳晒不到,真窝心死了。
金花爸爸、寒泉爸爸、龙根、张南生妻子、王培英、彩娥和俞桂香他们一样多。
会计、田水官和顾长生一样多。
王奶奶甚至给大阿姨家儿子宗香也包了个红包。
这收货的店大年三十都没有关门,因为现代不是同一天大年三十。
王奶奶跟大家讲,说是送货的大城市,过年要用货,所以大家只能再辛苦点。等过了正月十五,那边调休,我们也调休。
把大家糊弄过去了。
其实也不叫糊弄,因为这几个人都听到了王奶奶说的,加班的工资每天翻倍。
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初五,整整十一天,每天工资三块钱,三十三块钱啊,高兴还来不及。
而且王奶奶说了,调休时是不扣工资的,就是人在家里休息,工分照常算十分的。
这事,美的几人走路都要跳起来了,哪有闲心思考王家的货送哪里去。
还有年礼,天,这年礼太重了吧:一份据说苏城百年老店陆稿荐的熟食:酱鸭、叉烧、猪肚、爆鱼、方肉、白切鸡;一盒稻香村的点心;两瓶特意去光福买的桂花酒;一箱苹果;一箱橙子;王家自己出品的棉袄两件。
没看那些苏城来的营业员都拎不动了,都是喜笑颜开地坐船回家的。
农村的这些人,那更是开心,这不过年啥都不需要买了,王家都给准备好了。
王奶奶给小美大阿姨家表哥也准备了一个红包,每家亲戚都送了一份年礼,当然村里那些干部也送了。
顾长生家一下子就拿到了三份年礼,他给丈母娘俞阿婆送了一份过去,感谢她这些日子对顾家的照顾。
顾玲花夫妻俩也很开心,奖金加起来四百元,而且他们节约,在苏城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