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继续了三天,小美请假了。
她的牙齿痛了好久,最近几天半边脸都肿了,王奶奶叫儿子带着孙女去苏城看看。
其实王培根自己就能够诊断出女儿的病,那就是牙龈发炎了,刷牙没刷干净,给蛀牙了。
但看牙齿是要器械的,这时代,除了大城市里的大医院有全套器械,别的地方还真没有。
王奶奶还跟儿子商量,亲家母的医疗费,趁这次去苏城,就一并付了吧。
于是,王培根请了一天假,带着女儿坐了轮船去苏城看牙病。
王奶奶本来也想去的,但有两个小的在公社小学读书,中午的饭她还得去送,就不去苏城了,只是抓了两只鸡,叫儿子带去干闺女家,至于朱宝庆那里,有小美,她放心得很。
于是,爷俩带着两只鸡,坐轮船去往苏城。
这次小美带了点东西准备给朱宝庆,天快要凉了,她买了点袜子、手套、围巾、帽子,想看看朱宝庆叔叔要不要进点货。
还有,天一凉是不是咸肉、香肠这些可以卖了。
上次带给他的月饼要不要?
利润最高的当然还是三转一响,还是每月进一批货吗?
还有什么想要进的?
等等,问题一大堆,都要代表奶奶和朱宝庆叔叔谈。
小美肿着半边脸,在轮船的船舱里坐着,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唉,任务好重啊。生病了还要带病工作。”
船到苏城,父女俩先去了王艳琴家,姑姑是在外面读大学的,不在家,可她家有阿姨在。
父女俩没多留,说是给小美去医院看牙齿,放下鸡就走了。
王艳琴自从回苏后,没有来过田泾村,和朱宝庆的想法是一样的,不知怎么面对还留在村里的知青们。
今年暑假,带了口信给王奶奶,叫干妈带着俩孩子上苏城王家住几天。小美因为忙着做西瓜生意,没去,王奶奶带着小华去住了两夜。
那次王奶奶没敢多带东西过去,怕吓着王家人,也怕暴露,确实,她一农村老太太,怎么解释有这么多东西?
所以还是老规矩,带了两只鸡、一篓子螃蟹。
到第三天走的时候,王家给准备了不少吃的让王奶奶带回去。
王奶奶临走前塞给干闺女五十元钱,让她在外面读书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吃。
五十元在现在的王奶奶看来是小钱了,但吓了王艳琴一跳:干妈哪来那么多钱?
王家的家境,她还是清楚的。
她怎么也不肯要:“干妈,我读的是师范,学校有补贴的,而且家里爸妈每个月都给我生活费的,几个哥哥姐姐也会给我钱。我有钱着哪。你攒这些钱不容易,我不能要。”
王奶奶肯定不能说我已经是几万元在身的人了,所以只能把钱硬塞给干闺女:“干妈心里有数。你也知道干妈的脾气,如果没有钱,干妈是不会打肿脸充胖子的。”
到底还是把钱留了下来。
这王家不错,父母都是大干部,但对这门女儿认来的农家亲戚,重视的很,没有一丝看轻的样子,当正经亲戚在走动。
所以这次儿子孙女进城,王奶奶还是叫儿子去王家送了两只鸡。
不是农村的鸡好吃,现在的鸡就没有不好吃的,主要是城里也很少能买到鸡。
王家父女俩从王艳琴家出来,就直接去了医院,看病,还是上午合适,这样下午的时间就可以安排了:吃饭、见朱宝庆、坐船回家。
父女俩去的就是离王家不远的苏城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很大,但病人真就不多,哪像后世,医院是人员最集中的地方,挂号处比菜市场还热闹。
王培根帮女儿挂了号,就等着就诊,前面有两个人,爷俩就坐一边等着。
“培根。”突然听到有人叫王培根。
父女俩闻声看去,却见是王艳琴父亲,赶忙迎上前去:“叔叔你怎么来了?”
小美也乖巧地叫爷爷。
王艳琴父亲嗔怪道:“你们父女俩,来了家里饭也不留下来吃一口,放下东西就走了。”又低头对小美说:“小美,你都不想见见爷爷的吗?”
小美不好意思地笑笑,这王爷爷可是苏城的大官,平时工作忙着呢。
王培根也如此想的,他感动地对王父说道:“王叔,我就是带小美来看看牙齿,工作忙,看好了就要回去的,也没有事先和你们讲,害你还特特赶过来。”
“阿姨打电话跟我讲,我呢今天正好有空,就过来看看。小美的病没大碍吧?”
“没事的,就是牙龈发炎,用点药就可以了。这大医院器械齐全,我就带着她来好好查查,今后好好刷牙就没事了。”
“没事就好。培根,我听你妈上次来讲你在公社上班。工作还顺利吗?”王爷爷问。
于是,两个大人就关于王培根的工作开始嘀咕起来,直到小美轮到看病。
王培根劝走了想留下来看小美看病的王爷爷。王爷爷看王培根坚持,也就走了,临走前,给了小美一大包东西,小美一看:枇杷梗、雪饼、一袋炒米粉、两条枕巾、还有工业券、粮票布票肉票若干。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