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到大姑妈家时,都快要吃午饭了。
午饭很丰盛,大姑妈家本来就准备了很多菜,王奶奶又带过来不少,可不就满满一桌子了。
大姑父此时在乡里上班,因为丈母娘过来,中午还骑着自行车回来陪吃中饭。大姑妈就在队里做记工员,今天也早早地回来了。
姑父的爸妈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他爸爸在乡里上班,妈妈在家,两个表哥都在读书,不在家。
姑父的妹妹就嫁在村上,家里两个孩子也过来吃饭了。
所以这中午的一桌人,四个大人,七个小孩,坐的满满当当的。
1976年的农村,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吃饭是在八仙桌上的,正常坐八个人,今天要坐十一人,幸亏其中七个是孩子,可以三人坐一边,否则,全是大人的话,那就真的坐不下了。
“晚上开三桌吧。”姑父跟父母说。晚上还有十一个大人、五个孩子,开两桌显然是坐不下的。
“亲家母太客气,拿了很多肉菜来,家里也有点菜,晚上开三桌够吃的。”姑父妈妈说。
这亲家母是个要强的人,非常要面子。姑父父母知道儿媳妇娘家条件不好,以前孤儿寡母过日子,连房子都卖了一部分,后来娶了媳妇日子才好过点。但即使如此,日子还是捉襟见肘。
谁想到今天带来这么多东西,还都是肉菜,可不把姑父父母惊讶的。
“啊哟,妈妈,你怎么还上门请客啊。”陈东阳吃着牛肉:“这些菜都是你拿过来的?是去城里买的吧?难怪今天的菜特别好吃。”
王奶奶笑笑:“也是凑巧,刚好去城里看干闺女了,就带点回来,本来想请你们来家吃饭的,也是你有心,知道这两个孩子外婆刚过世,请我们过来,我想着这些东西不吃放着可就要坏掉了,就带了过来,顺手的事。”王奶奶话说的漂亮,亲家夫妻听着窝心。
饭后,小美拎着袋子介绍猕猴桃,众人以为也是苏城带回来的,洗了后尝了一下,都是大叹好吃。
这是后世才有的水果,口感特好,营养价值又高,当然受欢迎。
立夏日,蚕豆、酒酿、咸鸭蛋是一定要吃的,前两样都在饭桌上吃了,咸鸭蛋难得地一人一个,孩子们舍不得吃,都拿在手里。
这时姑妈拿了几个编好的小线袋出来,一人一个。孩子们将鸭蛋装进线袋里,挂在脖子上,跟着姑父妹妹家两个孩子去找村里其他孩子玩了。
夏花和小美没去,一个年纪相对大一点,不好意思出去疯跑,小美是有午睡习惯,吃完饭就开始犯困。
姑姑让两个姑娘去她们夫妻床上睡觉,小美一挨着枕头就睡着了。
她睡的时间不长,半个小时后,就醒了,然后就是生龙活虎了。
走到客堂,看见奶奶和亲家母在边做针线活边聊天,夏花在旁边坐着看两位奶奶干活。
看见小美出来,亲家奶奶笑着打招呼:“小美醒啦。”又对奶奶笑道:“还是女孩子乖,你看这两个,一个睡了一会,一个就在这里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像我那两个外孙,早跑没影了,现在不知到哪里去野了。”
奶奶客气:“小美是每天吃过饭都要睡一会的,已经习惯了。倒是夏花,怎么也不睡一会。”
夏花笑笑:“我睡不着的。”她从来没有午睡的习惯。
“小美,你进来,奶奶给你洗把脸。”王奶奶说完拉着孙女进厨房间。
乡下人,洗脸都在厨房间进行的。
其实小美这么大了,哪还需要奶奶帮她洗脸啊,肯定有事找她呗。
果然,奶奶让小美再去买点菜:“晚上要三桌呢,大部分是我们这边的人,这些人本来就应该到我们家吃饭的,现在麻烦姑妈家了。我们也不能光受着不是。”
奶奶的性格小美很清楚的,而且她觉得自己有这份际遇,去买点菜回来理所应当。
“奶奶我去买点排骨、五花肉,做红烧肉和糖醋排骨吃;再买三条鲫鱼,烧红烧鲫鱼;再买几只烤鸭、盐水鹅、烤鸡。这些够吗?”
“够了够了,东西买来拿不动的话,跟你爸爸妈妈一起过来,让他们带过来。”王奶奶吩咐道。
“还是我先过来吧,万一姑父他们看菜少,再杀鸡宰鹅的,不是浪费吗?”小美小小年纪考虑得挺周到的。
两人商量好,一起出了厨房间,小美对两位奶奶说:“奶奶,我和夏花姐也出去玩了。”
王奶奶打配合:“你自己去找小华几个吧,我看夏花对做针线挺感兴趣的,让她在这里学学。”
夏花比小美还大一岁,其实对针线活没多少兴趣,但对两位奶奶东家长西家短的话比较爱听,闻言,对小美摆摆手,意思是你去吧,我就不去了。
正中小美下怀,跟三人道了再见后,走了。
乡下中午吃饭早,尽管小美睡了一觉,到现代也才下午两点不到。
因为知道要买什么菜,小美购买速度比较快,也只能快点,红烧肉是要花时间烧的。
买好后,到向玲玲摊位前打了声招呼,向玲玲问过她买的菜,奇道:“怎么买这么多?”
小美笑了:“三桌人呢。”
“哦哟,那是要多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