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王奶奶象汇报工作一样,简明扼要地向孙女讲述了在苏城出货的情况。
“想不到朱宝庆叔叔还是黑市老板。”小美感慨。
要说小美到现代能和向玲玲友好交往,肯定是能听懂甚至是会说普通话的。
可是1976年的农村,还没上学的孩子,是不会说普通话的,但小美确实会说。
因为她从小就是听姑姑王艳琴的普通话长大的。
王艳琴父母是渡江干部,解放后留在苏城工作,也在苏城安了家。她家就是讲普通话的。
下乡后,王奶奶和王培根母子会讲普通话,又是都姓王,相处起来很愉快,就认了干亲。
王艳琴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苏城人,可不知是不是父母喝了苏城的水的原因,这女儿长了副标准的苏城姑娘的样子,秀气的很,皮肤又白,苏城人称为标致的小姑娘。
与王艳琴相反的,朱宝庆是土生土长的苏城人,但却像个山东大汉,一脸络腮胡子,人看上去很憨厚。
他来田泾村后,在七小队插队,但和村里的赤脚医生王培根却很要好。
时间长了,王奶奶对他也是熟悉又了解,所以这次才冒着风险去找他出货,结果还真找对人了。
“说老板还谈不上,估计也是在百货大楼上班的原因,认识了一些人吧。”
这年头在百货大楼上班就是妥妥的金饭碗,谁都想要认识、巴结,无它,就是想多买点东西。
“我估计这房间里的东西,他会都吃下的,那么我们就不去沪市了。本来我还在担心,去沪市开介绍信要去乡里,那还是有蛮大的难度的。”
去苏城大市范围内,是要村里开介绍信的,出了苏城大市,就要乡里开介绍信了。
说句题外话,后世是不是学了这开介绍信的方法,八项规定后,差旅费改革,在苏城大市范围内出差,不报差旅费,出了大市才能报销。
“今天我问他还要哪些东西,他说只要百货大楼有的,都要。我特意去百货大楼就是人民商场看了一下,东西真很多。”
王奶奶随后从人民商场的一楼开始报起。
人民商场一共三层,那么多东西,小美哪里记得住。
“奶奶,你等一下哦。”说着,麻溜地爬下床,布鞋的鞋跟都没拉上,象穿拖鞋一样往客堂跑。
王奶奶还没反应过来,小美“踏踏踏”地又跑进来,手里抓着一个小书包。
那是王奶奶给她缝的,里面一本语录,一支铅笔头,一个小本子。
那是王培根教小美识字时写字用的。
“我一下记不住,奶奶你重新说,我来写下来。”小美手脚麻利地点了自来火,把灯点起来。
随着王奶奶的轻言细语,小美的本子上出现了一系列产品名称:手电筒、电池、煤油灯、煤油、煤炉、煤球、搪瓷盆、搪瓷杯、搪瓷碗、痰盂、热水瓶胆、热水瓶壳、算盘、衣服、鞋子、凉鞋、拖鞋、雨鞋、枕巾、被面、针头线脑、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布料、珠萝卜、米糕、小人书、铁箍、花生牛轧糖、跳皮筋、松紧带、袖套……
小美写了满满三张纸,王奶奶还在说有些记不得了。
“这些东西,其实超市里都有,那超市两层,一层有那么大。”小美比划了一个很大的圈,感觉没说清楚:“嗯,大概有二十个大队礼堂那么大,这是一层哦,一共两层呢。上下都是电梯,从这一头通到那一头,有一条田埂那么长。人家都是推了个大大的推车去买东西的,那推车比我这车子大得多得多。”
“你买东西时,不能再这样一下子买这么多了,那要累坏的知道吗?”王奶奶不放心地吩咐道。
“我知道了,象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来。”
小美嘴上这样说,第二天带着两只鸡,都没有等周惠芳开店门,直接将鸡寄放在周爷爷那里,拿着周爷爷给的蔬菜钱,去小商品批发市场了。
她现在卖菜就相当于批发,收了几家亲戚的菜,加上自己家里的,拿到现代便宜点卖给周爷爷,拿了钱就走。
很顺利地到了小商品批发市场。
苏城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一直在钱万里桥,最早地方不大。后来随着苏城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来这里买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政府将周边的居民区进行了拆迁,又建了几幢楼,搞了配套设施,包括公交也有好几路直达这里。
然后招租,这里的生意就越发红火起来。
小美去了几次菜篮子批发市场,那里还要大,所以到这里,也就见怪不怪了。
老规矩,边兜边看。
这里也是分门别类摆摊的,每幢楼经营的物品不同。
小美先去的是儿童玩具用品区,那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最多的是玩具,还提供试玩。这叫一个小姑娘如何走得动道?
但是,小美喜欢的过山车、玩具汽车等,都是要通电的,这就相当于给小美来了一下当头棒。
她想了下,村里孩子的玩具,基本没有买的。好一点的是爸妈给做,一般都是孩子自己做的。
象小美和金花、玉娟她们玩的就是,去割猪草时,就是拿手里的镰刀比赛谁扔的远,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