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看着几个人,有的一盒饭一盒菜,有的一盒饭两盒菜。
装饭的盒子装的满满的,装菜的盒子里基本上有肉有蛋有蔬菜。
这些人可真舍得吃啊,小美咽着口水。
一听价钱,小美更吃惊了,这这这,这饭菜太贵了吧?
莫非这是一家黑店?
但是一看人人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没有一个去讨价还价的,小美真是看不懂了。
想到自己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小美狠狠心,继续往前走。
这条马路南北向,小美此时在马路的东半部,走过的大多是吃食店,什么王氏林记烧饼店,什么紫燕,什么藏书羊肉店……等等,因为刚过午食时间,店里生意比较清淡,但香味却很浓郁。
小美不敢多留,忍饥挨饿,继续往南走,期间经过两所学校,两个居民小区,终于到了路的尽头,发现又是一条东西向的马路。
马路很宽,往前看了一下,再过去就是一条大河。
小美今天起床到现在,一直没休息,此时又累又饿又渴,她想回家了。
可是怎么回家呢?
小美心里有点慌。
呆呆地站了一会,小美决定回到刚才过来的地方,她心里的直觉告诉她,那里有回家的路。
想到此,小美从路东到了路西,继续边走边看路边的小店。
很显然,刚才那家盒饭店附近是这条街最热闹的地方,小美依次进了来伊份、艾维儿蛋糕等店,也站在哑巴生煎、鸭血粉丝汤、麻辣烫、菲菲小炒等店门口,看到了差点令小美惊掉下巴的价格。
天哪,这里东西是真的多,但价钱怎么这么贵啊?!
小美还进了一家店名为“一家超市”的店,很奇怪,东西是自己随手拿的,店主也不怕人偷了?
这店里的东西每一样都标了价格,都是小美认为贵的出奇的高。
出了超市,小美又进了“宝带桥菜场”。
宝带桥小美知道的,所以挺有亲切感的。
这菜场和刚才的那些店,给小美很大的震撼,一是价钱实在贵,二是,怎么都是店主自己开的店?要知道,小美家所在的阳澄湖镇,供销社是国家的,油条大饼店也是国家的。
这里的人,买东西都说老板,这东西怎么卖?她们那边,都是,同志,这东西多少钱?
老板这词,小美懂的呀,奶奶给她讲过解放前的上海,那老板不就是万恶的资本家吗?
小美满脑子问号,在菜场兜来兜去,所到之处,摊主都会笑着跟她打招呼:“小姑娘,买点什么?”
小美局促地摇头,腼腆地笑着,赶紧往前走。
出了菜场,小美舒口气,好多菜啊,不少都是冬天才能吃到的菜,还有不少菜在她家才刚出苗,这里已经可以卖了?菜场里还有鱼虾肉蛋,还有水果,还有面条等等等等,好多都是她没见过的。
想到这里,小美肚子更饿了。
菜场斜对面就是盒饭店,小美不知不觉又走了过去。
周惠芳家就是这边的“土著”,十多年前村里拆迁,很多人家都拿了一套房子加若干钞票。她年轻时看过一本台湾电视剧《含羞草》,喜欢上了里面的女二号,后来就订电影电视相关的书籍,知道这个演员的一些情况,说她洗尽铅华回家开了家小店,日子过的安稳极了,当时就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要开家店。
所以村里拆迁时,她家除了拿了一套房子,三室户,还有的现金她没要,跟村里领导申请要门面。
那时候农民拿了拆迁补偿款都很高兴,那笔钱不少,大家都以为可以吃吃喝喝过一辈子了,谁也没想以后的日子。所以,她要门面房还挺容易,还一下子给了两小间。
旁边的都比较大,她的在最旁边,就在桥堍上。
周惠芳也不嫌差,乐呵呵地办好了手续。
小店紧挨着拆迁小区,说是拆迁小区,当时留了好多幢对外出售,附近的老师、公务员、企事业职工买的人不少。住的人一多,不久菜场、小店都开起来了,眼见着整条街就热闹起来。
小店往南200米就是小区大门,大门朝西。一进小区,一条主干道。周惠芳手气好,当初抓阄的时候抓到的是主干道北面第一排,三楼,车库就在一楼,车库不高,但因为在小区主干道边,水口好,租给了一家外地夫妻开了服装店。
两个店面,她自己找了三个帮工开了一家盒饭店,生意一直不错。旁边的店也租出去了,开了修车店。
老公在村里干活,是在小区物业上,收入不多,但家长里短、村里情况清清楚楚。周惠芳觉得不能光赚钱,村里的情况也要熟知,否则,做睁眼瞎肯定不行。
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沪市工作。双方父母亲戚大多家里拆迁了。有的人家做生意成了大老板,有的人家小辈不争气,把拆迁款、拆迁房折腾完了,还有的亲戚因为生了重病,人财两空,实在令人唏嘘。
周惠芳对自家挺满意的,儿子大医院医生,老公吃公家饭,自己小生意不显山不显水的,但收入确是不少。
其实,她家已经买了园区的三套房子了,一套门面房两套住房。两套住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