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知极则退
清晨的吴越官道之上,此时吴国的大军已撤掉大部,而吴王夫差、伍子胥与孙武都雄纠纠的骑着高头大马,此时已站在官道之上,而朝向吴国两侧全部站满了吴国兵甲,气势不凡。
朝向越国一方的两侧却也都站满了人,排在前面的是越国众臣,接近一百多人,再往后则是越都及附近的百姓,也是排了十数里长。
他们是来送行他们的王上勾践以及中将军范蠡的。
景成公主站在文种身边,脸上十分悲怯,却依然站直着腰,没有半分萎缩之情。
王禅已经把事情告诉了她,也安慰于她,告诉她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她也没有强求,更没有因此而过多痛恨,反而对王禅十分感激,包括整个越国众臣都对王禅解了越国之外危而心存感激,毕竟在这种两国交战的情势之下,能保得越国不灭,已经是最好的收场了。
只是王禅并没有来此地,他不想参与这种一方带着胜利者的荣耀,而另一方则受尽屈辱的场面,这似乎有些残酷,可这却也是两国相争不可避免的结局。
勾践与范蠡此时已换了一身普通人的衣服,他们的身后是不足五千越国兵甲,而当他们走到快至官道之时,这些越国兵甲也都把手中的兵器尽数抛到路边,以示解甲归田。
“吴王尊上,越国败将勾践与中将军范蠡愿意投降,成为俘虏,以保我越国百姓无恙。”
勾践与范蠡对着身在马上的夫差一揖,语气低微,身形单薄,面容憔悴,神情低落,显得十分卑下。
“勾践兄,难得你深怀大义,为两国百姓谋想,愿意以俘虏之身随本王回吴,本王十分欣慰。
你看这官道之上,越国百官以及越都百姓都来相送于勾践兄,由此可见勾践兄也是开明君王,深得百姓爱戴。
本王虽然是此次两国交战的胜方,但却并没有什么荣耀,反而有负两国受难的百姓,由此为了两国世代和睦,在越国百官以及百姓面前也给你一个承诺,纵然两位是我吴国俘虏,也不会亏待于你们。
只是这一次勾践兄兴兵远伐我吴国,让无数将士战死沙场,两国是姓流离失所,实有失道义,也有违我吴越睦邻友好之谊,也是统领有失过错在前。
本王虽然俘虏两位,也只是想给吴国与越国受难百姓一个交待,让勾践兄能痛改前非,弥补过错。
同时你我两国都受益于鬼谷先生,两国交战非先生所愿,此时以此收场,也是给鬼谷先生一个颜面。
鬼谷先生为天下百姓而谋,不计个人得失,有心维持我吴越和睦之态,在下也不想背了先生的好意。
此处有两辆囚车,这就要委屈两位了。”
夫差说完,伸手指了指官道上已经准备好的两辆囚车,每辆囚车都有十数个吴国兵甲护卫。
看起来,这就是勾践与范蠡作为俘虏的安身之处,将随吴国大军被押回吴都。
“在下谢吴王成全。”
勾践与范蠡此时走上官道,已有护卫为两人戴上手铐脚镣,再把两人押进囚车,而越国一侧的官员与百姓也开始小声的议论着,有的人则已开始哭泣。
勾践此时听闻自己臣民的哭泣声,也是心中悲怯,眼中含泪,回首看了看身后的百官以及越送行的越都百姓,心里更是感慨万千,愧意难当。
“我越国朝中百官,越都的百姓们,勾践在此谢过诸位相送。
我勾践虽然是越国王上,却不惜发动伐吴之战,让越国百姓与吴国百姓受难,实有负我先祖列宗,也有负越国百姓的信任。
此次因勾践智大才疏,败于吴国之下,是本王之罪。
幸得鬼谷先生高义,又承吴王之情,勾践才得以苟且偷生。
本王走后,越国一切事务都交与相国文种打理,还望越国百官在文相国统领之下,在家齐心合力,治理好越国,让百姓安居,让吴越太平。
勾践作为败军之将,未战死沙场,侥幸苟且偷生,只能以俘虏之身,修身克己,以赎勾践之罪。
大家就忘了我吧,我有范蠡兄陪同,无论将来生与死,都不会再有任何野心奢望。
若是遇有有贤才之人,就由越国百官举荐为王,以为越国百姓作主。
此次得吴王理解,本王最后旨意,要求越国百官与百姓不得仇视吴国,更不得心有怨气。
此次大败,因我而起,也该因我而结束,我越国死伤无数,这都是我勾践一人之罪,与吴国无关。
沙场征战,罪在主帅,是勾践我心智不开,欲望蒙心,这才让两国百姓受难。
在此还请越国百官及百姓受勾践一拜,就此作别,权当永别。“
勾践在囚车之内对着身后的越国百官及百姓也是双腿脆下,叩头谢罪。
此时越国百官与那些百姓也是受此情绪影响,大家都一起脆下,许多人都已放开哭泣着,为他们的国君,为越国则哭泣。
而夫差则十分得意,面带微笑,看着勾践在越国百姓及吴国兵士面前受辱,心里也是无比自豪。
这是他一生以来最荣耀的时候,能俘虏越国君王,说起来在列国之中都少有。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