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大军,正是用奇之处,为何还有如此说辞,这又与在下有何关系?”
王禅有些明知故问,可却还是试探着孙武。
“自与先生相交以来,孙武一直自醒这一生,觉得有违天道。
当年为了求得赏识之人,游历列国,只有先王赏识于我,并对孙武信任有加。
就算当年孙武一时冲动斩杀了两位王妃,可先王对在下都并不怀疑,反而重用本人。
所以本人历经与楚与越多次征伐,都大胜而归,却也让无数无辜的百姓为此受难。
三年前,先生之计,留了一口,让越王回归越国,一开始在下也并不理解,战场之上敌我之间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可依当时先生之计,本可以生擒勾践与范蠡,可先生却大人不计小人之过。
虽然范蠡与勾践曾欲图谋害先生,先生却放他们一条生路,以德报怨,让孙某十分感怀。
所以此次孙谋之策并不想过多伤于无辜,而只是以取胜为重。
可当今王上,虽然年轻之时一直受教于孙某,却一生善武而好强,并不想只是以胜为主,而是想借此机会多歼越国兵甲,甚至于直接灭了越国。
如此一来,吴与越势必会发生连场大战,虽然孙某并不惧怕,也有策略赢得此仗,却不想让两国百姓因此而流离失所。
王上刚而不折,不懂缓合之道,喜欢沙场对垒。
对于孙某之策,这一次并不依重,孙某也是十分无奈,所以这才仰仗于先生。”
孙武脸上十分痛苦,可见其言之酌,其心之善。
三年前吴越大战,王禅把越王及景成公主所送十五箱重礼,尽数交与伯否,以救济吴越边境的无辜百姓。
虽然当时越国损兵折将,可相对来说,却留了一条生路。
越国兵甲折损严重,不能再战,而吴国呢,因为吴王阖闾之死,也不便再战。
虽然死伤也是数万人,却在列国之中少有。
二十多万人的对峙,能以损伤几万人收场,同时让双方止战收兵,足见王禅的仁善之心。
而孙武兵法大家,当然能领悟王裨一片好意,所以此次面对如此良机,不愿错失,却又不想多伤无辜,特别是两国百姓。
而对于夫差而言,当然不会如此想,夫差知道兵甲于一国之重要性,所以欲借五万奇兵,击溃越国大军,这样不仅有灭越之机,纵然不能灭越,也可多歼越国兵甲,甚至占据越国城池,直接动摇越国之基。
孙武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基也。
若兵穷则国衰,作为夫差自然不愿只是胜利,对夫差而言复仇之心,甚过兵胜。
毕竟若能复仇,他会觉得颜面有光,而且在战场之上亲自击溃越国勾践,会让吴国士气大振,在列国之中声名远扬。
于他而言,一战而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向北拓展。
虽然今日王禅已分析的通透,可夫差刚愎自用的性格,注定他不会真的在乎王禅的忠告,在所谓雄心壮志之下,若不向北称霸,又怎么会让夫满意呢?
(上一章已讲过,列国兵甲一般都是青壮年,不仅会让国力军力衰退,而且还影响下一代的,一次兵败,会影响一国几十年之久。)
王禅听完,也知道孙武此时与夫差兵法上的分歧,一个欲减少无辜伤亡,为百姓而忧,一个则是为称霸而战,如此一来,目的不一,兵法之用也不一样。
“孙将军勿忧,难得孙将军一生戎马能有如此胸怀,在下十分佩服。
至于吴王夫差,在下今日午宴之后也与他明述过,在下并不愿过多参与吴越之争。
只是孙将军此愿,在下也不想辜负,若还有人能解此局,想来孙将军也知是何人。
若让此人与吴王说清,或许可少伤百姓,而让吴国大胜。
此次在下所设列国之局,只是想一次清除现今楚国内患,并无挑起争伐之意。
就算是晋国阵兵,在下也有良策化解,让晋国不敢踏足楚国半步,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无疾而终,引兵自退。
至于楚国,局势已成,内祸必露,自然不会干涉吴越之争。
所以孙将军可以借楚之地,奇兵袭击越都,只围而不攻,围点打援。
这样越王勾践就会首尾不顾,不会再与吴王在战场之上进行硬拼,也减少了两国之损。
至于因此而造就的将来之势,在下也不敢言明。
还望孙将军体谅。”
王禅虽然说不帮孙武解决此忧,可还是把自己的对于两国的谋算说出,也就是利用五万佯攻楚国的吴国兵甲,借道楚国之境,直接攻击越国之都。
兵法之上可以称之为攻其必救,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以理解为直接威胁其要害,就像面对一条蛇的进攻,举起斧头,作出攻击其七寸要害的地方,那么蛇头必然会回救。
也正合了孙武兵法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要旨。
而且王禅并此次并不愿过多的挑起战火,而伤于更多无辜,可吴与越之间必然有战事,不可避免。
以其让更多兵甲相对,战死沙场,不若以奇兵袭之,让两国因此而减少正面的冲突。
这或许是王禅能做的最好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