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鬼谷神谋> 第一千四十三章假手于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十三章假手于人(1 / 4)

第一千四十三章假手于人

晋都到也是一个龙蛇混杂之地,此时在晋都的一处酒楼之中,吕子善与另外一人两相对坐,今日智伯有事,并没有等着吕子善,可吕子善并没有闲着,而是晏请一位客人,此人非是别人,正是吴国季子,季老夫子。

今日他刚才从吴国回来,所以吕子善晏请于他。

“季老夫子想必知道今日孔老夫子离开晋都的消息了吧,对此在下也是十分不舍,只是身在晋都,可却也没有办法。

虽然在下是智伯的门客,但对于来晋的天下贤才一直抱着善意,有一种相互敬畏之心。

只是不想列国闻名的孔老夫子竟然会因为鬼谷王禅来了晋阳而愤然离去,此事也是让在下一直耿耿于怀,不说不痛快。

好在今日晋王亲率群臣十里送别孔夫子,也足见晋王爱贤重才之心,不会让天下贤才因此而寒心。

今日得知夫子回晋,而晋王与智伯都俗事繁忙,顾及不周,吕某也是心情沉重,今日宴请夫子,到让夫子见外了。”

吕子善说完也是自己饮了一杯,这酒此时饮在复中,于他就像是真的同情列国学子,同情列国贤才的悲情际遇的苦酒一样,脸上带着被酒酌烧的而感同身受凄凉。

“老夫在此谢过吕先生盛情招呼,老夫这些年也是受够人之白眼,深感悲凉,现在就连晋王也不太在乎老夫了,更是心情落寞。

想当年老夫四辞吴王之位是何等的荣耀,世人皆以老夫为楷模,只是未曾想世道如此不堪,未有几年,礼崩乐坏,已无人相识,直让老夫不语而泣呀。”

季老夫子听着吕子善的话,也是自饮一杯,此时也是深有感叹,像一个年暮之人一样,只要一说起感伤之话,一遇上略为相适之人,就会情不自己说起往昔荣耀,感怀当世悲凉。

可在吕子善心里却并非如此,对于季夫子的过往,他也是十分清楚,当年季子作为先吴王第四子,虽然贤名在外,可却并无治国之能,当年吴国欲图兴盛,所以需要乱世之枭雄,而非所谓一无是处的翩翩君子。

再言之,季子第一次辞让其实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就如同楚国一般,两代楚王都在临死之前试问当年的子西,可子西却心里明白,所以不敢承此王位。

其实吴国与楚国情形一般,虽然吴国被世人称之为“礼崩乐坏”之列国,但传长之习也深有领司,非是不晓此理。

纵是追溯到吴国开国之祖前商地太伯,那才是真正的以长让幼之举,而非是季子后来的贤让王位,以幼让长可比。

若当年季子不让,恐怕吴国王位还是要传于当时的长兄。

若算起来,其二位长兄才真正是贤能之才,不传子而传弟,从这一点看除了名声,实质上却也有利于吴国的稳定。

其三个兄长相继成为吴国之王,这在列国之中也算是独树一帜。

只是到了吴王僚这才转而传子不传弟,而当时作为四弟的季子再次礼让,也间接造成了吴国后来公子光刺杀吴王僚的悲剧。

从这一点看,该让的时候非是季子之贤,不该让的时候却成为吴国之祸,所以吕子善听在心里也是十分鄙视,但却不动声色。

(这只是个人想法,在第一部的时候已有表述,世人觉得季子贤而屡让王位,其实贤者该为其三个长兄而已,非是季子之贤,若三个长兄无此贤能,何故会以兄传弟,能连继三代吴王呢。

至吴王僚父亲之时,本也欲传与季子,可季子却并不敢接受,让当时的其第二代公子僚、公子光、夫概起了争位之机,以致祸乱了吴国,幸得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本也是一个枭雄,又得伍子胥,伯否、孙武辅助让吴国盛极一时,这才有攻入楚都的事迹。

有的时候历史记载总是有所偏执,特别是涉及仁义上,总夸大其中的一部分,而无视另外的一部分,这也是本人写相关历史的主要方向。)

“夫子不必如此悲伤,晋王只是因为孔夫子离去才会情绪低落,其实一切原因,皆因鬼谷王禅不入晋都却入了晋阳,这也是孔老夫子离开的原因。

所以夫子该多有体贴晋王才是。”

吕子善作为智氏的门客,虽然此时宴请季子,而季子对于晋王不待见于他心里也有嫌弃,可吕子善却反而替晋王说话,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所有怨气都集中的鬼谷禅一个人身上。

“鬼谷王禅,这个小子竟然去了晋阳,这也难怪,世人都觉得他心怀天下百姓,可在我季夫子眼中,他只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

此次我回吴国,本来想见一见当今吴王,可他却连正眼都不想看我。

这一切都是因为鬼谷王禅,若不是他让吴王参加黄池之会,也不会让越国勾践得逞,此时吴越之间已今非昔比,这一切都源自鬼谷王禅自以为是的搅合。

若当年不是让夫差小儿这个有勇无谋之人当了吴王,其它任何一人都不会走到今日如此危难之时。

若让我再见到他,老夫就是拼上此条命也是让他不得好死。”

季夫子此时也是有些咬牙切齿的,对于此时吴国由盛而衰,心里的仇怨全部怪在鬼谷王禅的身上。

(黄池之会后,夫差本该及时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