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五琦的密奏送往长安的第五天。
盐州城西的官道上飞奔来了两匹战马,马上的两名武士背后插着瓜州府的背旗,身着皮盔,皮甲,满面风尘。两名武士来到西门城下,大声冲着城上的守军叫道:“这里可是盐州府城吗?”说着拿出随身的腰牌,扔上城头,守城兵卒验看了腰牌,马上又扔还给两个军官,立马回答“是的。此门已封,请两位将军南门入城。”
二人快马入城,随后进入盐州刺史府。
原来他们一位是陇右道,瓜州都督府的司马,名叫李昌。一位是都督府参将。一个月前瓜州城来了一群吐蕃人。他们是因为要储存过冬的物资,特地来到瓜州想用战马换取大量的食盐。瓜州刺史独孤达觉得这是一次可从吐蕃大量换入战马的绝好机会。为了更快的拿到食盐,独孤达一面差人去长安奏报这一情况,一面派遣都督府的司马前来与盐州刺史协商此事。
因为瓜州离盐州近于瓜州于长安,所以李昌到盐州时,独孤达的奏报应该还没有到长安。
第五琦听了李昌的讲述,他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这时正好重荻走进二院大门,第五琦便叫他过来一起商议。
自从重荻提炼出青盐以后,就被第五琦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没事就和重荻一起聊天,重荻那些奇思妙想和惊人的言论,也让他觉得耳目一新。唐人是个开放和包容的民族,只要你的言论有足够的说服力,他们是很愿意接受并学习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唐朝的伟大是难以超越的。
当重荻听完了整个事件以后,他和所有人想的事情都不一样。其他人都在想要拿多少食盐换多少战马?怎么交易?如何运输等问题。而重荻出乎意料的问了李昌一个问题。“吐蕃人交换的是儿马还是煽马?”这个问题一时间让李昌有点不知所措,他不知道重荻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应该.........是煽马吧。”
“没有应该,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重荻厉色说道。
旁边的参将说道:“是煽马,我无意间听他们的一个头人说到过。”
“这就对了,这帮吐蕃蛮子一定不会好心的给我们儿马。”
儿马其实就是没有被煽过的公马,这样的公马性情暴烈,难以驾驭,每到发情期就会异常暴躁,在军营里一但发情就容易引起骚乱,不好管理,还有危险。煽马就不同了,它们性情温和,比较听话。所以军营的战马多为煽马。
第五琦也奇怪道:“儿马很难驯服,做不了战马。我们要儿马做什么呀。”
重荻说道:“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大唐悍卒无数,猛将如云,却只能在城池内固守。为什么那些北方蛮族,吃不饱,穿不暖,却能来去如风,不断的袭扰我边界城防吗?”
“当然知道,他们有骑兵,而我们却大多是步兵。”第五琦答道。
“对,但是我们为什么步兵多,骑兵少呢?”
这时李昌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我知道了,原来这群吐蕃蛮子打的是这个注意。”
重荻对第五琦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朝廷一定也在考虑这问题,尚书省和门下省的大佬们一定也不傻,我就不信他们看不出来。”
第五琦好像还是没能明白,于是重荻很有耐心的告诉他:“吐蕃人不用儿马换食盐,其实就是怕我们把这些马当成种马来饲养。一但大唐有了这么多种马,三五年之内就会有一只强大的骑兵。到那个时候吐蕃人的骑兵优势就没有了,你说他们害怕吗?”
重荻接着又道:“我听说吐蕃去年糟了白灾,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盐,他们今年很难过冬,不是万般无奈我估计他们是不会想到拿战马来换的,这算是资敌的行为了。”
经过重荻的一番分析,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件事背后的意义。第五琦看着这个年轻人很是欣慰,毕竟这块璞玉是自己发掘出来的。而作为一州司马的李昌也不禁的对重荻暗暗赞许,这个从九品的少年果然配的上他的官职。
重荻想了想,果断的对第五琦说道:“大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我们现在应该马上在两个盐场大规模的生产青盐,有了这些青盐就有了和吐蕃人谈判的筹码。我估计很快朝廷就会有旨意下来,这次的交换肯定能成,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我大唐的利益最大化。”
“可是没有明旨,私自练盐是要被御史参奏的。”第五琦有些犹豫。
重荻哈哈一笑:“御史参奏和你这个刺史练盐,都是皇帝给你们的工作,各做各的不是很好吗?”
听重荻这么一说,第五琦好像也明白过来了。工作都是皇帝安排的,最终也是皇帝说了算的,只要把活儿干好了,皇帝一高兴,那些小报告算得了什么。“好,今天我就派人带着老刘,去乌池盐场,让白池的盐工也来乌池学习,两个盐场同时开工提炼青盐。”说完他又想了想:“派两队府兵看住两个盐场,如有泄露提炼之法者,杀!”
大唐的官员就这一点特别好,一但计划制定,就会雷厉风行的执行,而且从来不打折扣。
又过了十天,长安的旨意终于到了。
帝国的中枢在看完了第五琦的奏报后,就他的青盐提炼法给予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