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册封之后,就能到文华殿来读书了。
早朝散去,属于小太子的侍班、侍读、讲官就开始逐步地进入文华殿。他们进入大殿后,先向小太子行叩头礼,再由内侍展书给小太子阅览。
小太子先读《四书》。站在东班侍读的官员就率先出列,陪伴小太子将某一段落读十数遍。读完后,这位官员退回原位。
紧接着,小太子读经史,站在西班侍读的官员就出列来伴读。读毕,该官员照例退回原班站立。
这些官员在伴读时,都要保证小太子读书时字音正当,句读分明。读完后,小太子就能与众官员稍作休息。
到了巳时(九点至十一点),小太子坐回原位,官员又依次按东西向站立。待读内侍按序展开书卷,东班的侍讲官员就开始为小太子讲解今日所读四书章节的意义。讲完后,侍讲官员退回原班。再由西班侍讲官,出班讲解今日所读经史章节的意义。讲完后,他也退回原班。
对于侍讲官的讲解,则是要求他们直言解说经史文中的意义,力求解得明白易晓。至于小太子是否听懂,那就无从得知了。
讲书结束之后,侍读的内侍将所讲读的书籍都收拾整理好。此刻,又有侍书的官员出列了。他们则是专门辅导小太子练书法,为小太子开说笔法,点画,端楷。
待这些讲完后,小太子早上的功课也就结束了。诸位官员随即叩头告退。小太子就可以回宫休息。但他依然是留在文华殿不走。
午饭过后,小太子就可以休息玩乐一会儿。但到了晚上,小太子还不能休息,必须将白天所读以及所讲解的内容反复温习,直至读熟为止。旁边可是有文监在监督的。
这还只是每日读书,学习新课的平常状况。学了三天后,小太子还要用一天的时间来温习这三天所授的功课,并必须将这三日所讲的功课背读成诵。到了这样的温书日,太子可以不学习新的课程,而是由侍讲官员将这几日的功课重讲一遍,以促进小太子通晓大义。
小太子的书法练习,也有一般的定例。春夏秋三季,规定每日写一百大字。到了冬月寒冷季节时,每日只要写足50个字就可以了。
如果遇到节假日,或是大风雨雪,或是酷暑难耐的日子,小太子就可以放假,暂停讲读或写字等功课。
相对于一个成年的太子来说,这样的读书量还是能够承受的。而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小太子而言,这就有些超标了。但这是大明祖宗规定的,不能改变。小太子聪颖,尽管学不来郑宁那样的过目不忘,但记起东西还是很快捷的。
由于当今天子的纵欲过度,再加上长期服食春药,他的身体每况日下,以致在众大臣的心目中,小太子继承天子之位的步伐只会加快,不可能减缓。
所以,每日授课时,都会有一位阁臣抽空来到文华殿,很慎重地给小太子讲正身务德,勤贤去邪,尚俭戒逸等道理,或者会将朝中的政务处理的关节要点,以及缓急施行的顺序,很是诚恳而无所顾忌地加以分析陈述给小太子听。
这下,小太子有些傻眼了。他实在是太小,感觉这些都深奥难懂,但又怕辜负对方对自己的期望,只得咬牙硬撑着,不敢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