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虹最终还是答应了。
而且答应的很果断,没有耽搁很多时间,毕竟林荀还要回去拍戏,时间也不多。
早点结束公事,也能更早的开展私事。
好久没见的两人,自然要好好重温一番,毕竟日久生情, 想要维护感情,肯定不能少了那什么。
一番大战如火如荼,双方杀的难解难分。
这些都是小事,反而是林荀的动作,其实在荀远影视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毕竟大家都知道,自家老板很厉害, 可是同时呢, 自己老板又很懒。
耍手掌柜,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这个名字简直是为林荀量身打造。
虽然林荀每年都有新作品,可是想要让人费尽心力的准备更多的电影,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然而现在,老板真的这么做了。
别说是普通员工,就算是和林荀认识多年的张志华,也是一脸震撼。
当然,更震撼的是其中的原因。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就像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老板也不过无缘无故享受996福报。
如果说《风声》是为了献礼片,毕竟以林荀平时的所作所为,这也很正常。
那么纪录片《三十二》和剧情片《我能说》,这又是为了什么?
不止如此, 时间上还有要求。
似乎, 林荀已经决定了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 所以才限时完成拍摄。
而且, 无论是纪录片《三十二》, 还有剧情片《我能说》,显然都不是临时决定。
为了拍摄纪录片《三十二》, 荀远影视准备了大量资料,甚至有些资料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而收集资料这件事,早在去年的时候,荀远影视便已经着手开始。
至于说《我能说》,也是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只是没找到导演。
林荀一开始找的就是于飞虹,可当时于飞虹忙着《爱有来生》的事,不想分心。
至于说找其他导演,也没有特别合适。
虽然没有导演,不过呢,林荀拍了钟璃芳过去,率先开始了电影的筹备工作。
所以,《我能说》的筹备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如今就差一个导演。
也就是于飞虹,换了其他导演,人家未必愿意接手,毕竟导演都成了工具人。
只不过呢,于飞虹毕竟和荀远影视的关系不一般,和林荀的关系更不一般。
更何况, 虽然有了一部《爱有来生》,她也只算得上新人导演,还是搞砸了处女作的新人导演。
说来说去,还是没有说明原因。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林荀盯上了一部电影,他不打算让那部电影好过。
要说林荀最不喜欢,甚至是最厌恶的电影,圈定在华语片,还是新世纪以后。
那么这个类型的电影有三部,首先是《赤壁》,然后是《色戒》,最后是《南京南京》。
如果是《赤壁》只是让人不爽,《色戒》则是让人生出火气。
当然,这所谓的火气也有很多种,比如说怒火之气,还有欲火之气。
至于说《南京南京》,则是让人恶心。
说实话,林荀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电影竟然能够在华夏上映,还是一个华夏人拍的。
我们应该同情倭国人?
同情倭国人在杀害我们同胞的时候骨头太硬,让他们废了太多力气?
同情倭国人?
倭国人为战争道歉了吗?
倭国人承认慰安妇事件了吗?
倭国人靖国神社中供奉的战犯是什么意思?
……
凭什么?
用一个虚构的角川正雄,让我们谅解侵略者,让我们同情他们?
要么是导演脑子里有翔,要么是导演刚刚吃了翔!
抗日战争中,倭国有没有好人?
林荀不肯定,这样的人或许有,的确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厌恶战争。
可厌恶战争,绝不是因为同情华夏人民的遭遇,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遭遇。
长时间的举国战争,所有一切为战争服务,哪怕是倭国,在当时也已经山穷水尽。
为了保证战争,民生必然受到影响,在那场战争中,饿死的倭国人同样不少。
更有甚者,为了保证前线军队的战斗力,慰安妇不只是源自于被侵略国,还有倭国本身。
许多倭国人的妻女姐妹都成了慰安妇,他们如何会不讨厌战争?
这个时候想要远离战争,那么当初又为何开启战争?
事实上很简单,因为倭国占据东三省,带来了大量资源和利益。
看到这样利益,致使很大一部分中下层倭国人,也对战争采取支持的态度。
战争带来的不只是生死存亡,还有荣华富贵。
角川正雄这样的形象,在当时有吗?这不过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说什么《南京南京》是第一部电影,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场战争的电影。
这纯粹是扯淡。
林荀就曾看到过一部电影,只不过因为名气实在不大,都忘了叫什么名字。
电影中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