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织明> 第一百零一章:高监军也到保定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高监军也到保定了(1 / 2)

保定城南数里外,卢象升中军大帐内。

张诚紧挨着杨廷麟坐下,并凑近身子到杨廷麟身前,说道:“末将对京畿周遭情势不熟,所以想烦请杨先生,帮我在天津,或是房山、涞水物色一些,种植过甘薯与水稻这些个作物的农汉。”

卢象升在大案后坐稳,就听到杨廷麟问张诚道:“忠忱,你寻这些农家村汉作甚,现在就是种植这些作物,也来不急缓解大军缺粮之需呀。”

张诚笑了笑,才说道:“末将是为今后计,现下雨水不勤,宣镇各处粮谷产量都是不足,听闻这甘薯之物,对地利所求极低,

张诚便想着求得一二农户,将此物引至宣镇试种,若真如此,那宣镇各处林间、谷地繁多,便可栽植甘薯,用以果腹,

将来,更可引种至陕西、河南诸地,若是能使流民得以果腹,民乱之祸,岂不迎刃而解。”

杨廷麟坐在卢象升下首,正细细思量着张诚所言之事,片刻,方出言说道:“这甘薯之物,在江南一带似有所栽植,却并未闻其产量多高,不过对地利之需,却是不如其他谷物那般精细。”

张诚闻言一阵喜悦,对于甘薯,就是后世的土豆,这个东西现在的产量还不是很高,但胜在随处都可种植,盖因这甘薯素来耐寒、耐涝、耐碱,适应各种土壤和环境,而且抗虫能力也很强。

虽说,作为主食,还不太合适,但若是在宣镇各处林间、谷地皆栽种甘薯,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粮谷之不足。

若真如此,甘薯栽种成功之后,便可大量招纳流民,操练劲旅,在这明末乱世里,寻求突破,建立不世之功勋了!

当下,张诚起身,对杨廷麟深鞠一躬,说道:“如此,就劳烦杨先生为张诚烦心此事了。”

杨廷麟还未出言,坐在上首的卢象升就开言说道:“忠忱,你能有此为民之心,我等定当支持,待东虏退却,从长计议就是了。”

张诚见话已至此,这个基础便算打下了,就接言说道:“是,督臣,据哨骑回报,再加俘虏口中情报印证,鞑虏竟似分兵数股,南下劫掠;

现鞑虏岳托与杜度所部大队,似往任丘、河间府方向劫掠;多尔衮与阿巴泰部进至完县、唐县方向劫掠,大有过行唐,进逼真定府之态势;唯豪格所部,竟分兵往高阳、祁州方向劫掠。”

卢象升并未表态,只是试探着问道:“忠忱,依你之意,当如何应对?”

张诚此番前来,其目的就是劝说卢象升引兵至高阳,据他所知,崇祯皇帝就曾经因高阳失陷,孙承宗阖家落难,天威震怒,对卢象升严旨切责。

何况,若是发兵高阳,救之危难,城中有孙承宗在,接济些许粮谷,应是问题不大的。

思念及此,张诚便开言说道:“末将之意,引大军向高阳,以狮子搏兔之势,迅解高阳之危,依情报豪格所部只有虏骑两万余,就算其未再分兵,我部大军,也可与之一战。”

卢象升靠在椅子上,一副思索的样子,他原意是奔真定府乞粮,一来真定府有神武右卫驻扎,二来那里毕竟是保定巡抚驻地的大城,筹措粮草也相对便宜一些。

过了一会,他才说道:“忠忱啊,大军何去,事体重大,还是要待虏骑行踪确切后,方可议定,莫要中了东奴的奸计。”

张诚接言说道:“末将会安排哨骑,多方哨探,定要摸清虏骑动向,以为我大军定行止。”

话已至此,无需多言,只要把这个引子留在这里就好,依他的记忆,就在十一月初的时候,清军大约不足万人,猛攻三日,袭破高阳县城。

当时赋闲在家,已经时年七十六岁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死于清军之手,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消息传到北京,崇祯为此震怒,怨卢象升救援不急,方致孙承宗阖家落难。

现在是十一月初四,从日期上看还来得急,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力哨探出清军的具体动向,方才可以进一步劝导卢象升往援高阳。

接下来三人又聊了些军事和关于甘薯、花生、玉米之类的内容,张诚便告退归营而去。

…………

第二日,总监军高起潜率辽东各镇勤王军近四万人马,赶至保定,扎营于保定城北的一片荒野间。

十一月初六日,陈新甲部骑兵大队率先赶至保定城下,他们步军被甩在后面,应该还要两天左右才能全数到达。

初七日,总监军高起潜邀陈新甲、卢象升入保定城,诸镇总兵将官皆随行入城,共议与奴贼对战之策。

据连日哨探得知,清军离开保定后,确实兵分数路,其岳托部奔向河间而去,兵锋已过任丘;多尔衮部大队已攻破完县,前锋越唐县而过,已进行唐县境,兵锋直逼真定府。

同时在高阳、蠡县、博野、庆都诸城境内,皆发现虏骑踪迹,疑是清军豪格部分兵劫掠,依哨探得来的情报,豪格领六千余清军在安州与高阳交接处劫掠,大有趋兵攻打高阳县城的态势。

另外在庆都县还有近四千虏骑肆虐,蠡县境内也有约三四千的虏骑,还有数队千骑左右的清军,在这三县周围的乡野间肆意劫掠,估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