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升勤勤恳恳批阅奏章时, 通天便在子升对面躺坐着。
子升举起奏折缓缓翻动,通天望了一眼奏折背面便收回了目光。
子升提起朱笔仔细批改,通天却有兴致地盯着他问道:“明明你不喜欢上面的话, 你又是摄政王,为何不叫来此人于此当面对峙?”
子升抬眼, 明明眼前人修为不低, 双眼倒是清澈,喜怒直接布于眼中。
他笑着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无奈。
“身在高位, 总是要顾忌许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时表面上自己爽快,却正中别人下怀。”
子升说完,似乎有人隔着虚空在捏他的脸。
通天笑道:“你个小娃娃想的倒是挺多, 就不怕掉头发吗?”
子升:……
他当然怕啊。
他的腰间常别一个小布兜,一起身布兜便作响。
通天自然是注意到了,他直视布兜, 好奇问子升道:“你腰间所挂何物?”
子升闻言低头, 伸手将布兜解下。他打开布兜, 让通天看到其中糖果。
通天对王宫最感兴趣之物莫过美食。既然子升邀请他, 他定是要尝尝。
糖果这东西甚是新奇, 吃到口中又酸又甜,别有一番风味。
通天对此物倒是喜欢,他望着子升疑惑道:“你腰间常挂糖果, 为何不见你吃?”
子升抿了抿嘴, 遮住了漏风的门牙。
事后他果真偷偷吃了一颗,结果下面的门牙……掉了。
子升:……
这糖不吃也罢!
——
农历七月六日,天气渐冷。
子升照常在外巡视, 一路上人们纷纷为他递上热汤,还有人做了些罕见的吃食想要递于他。
他观察民众面貌,许是今年大丰收,人们纷纷吃饱喝足,大家的面色都变得红润起来,甚至有些人还有了小肚子。
他每到一处,人们眼中的光芒便会亮许多。
他耳边也能听到人们的窃窃私语。
“殿下真的是神仙降世,我从小到大从未见过朝歌如此太平祥和过。”
“我母亲这两天精神也好了。你们是没见,两三个月前,我母亲瘦骨嶙峋,险些都要去了。”
“殿下真的是个好王,多亏有殿下才会有如今的朝歌。”
这番话子升听起来自然满足,可同时他内心也弥漫着浅浅的不安。
所有人都在夸他,可他王兄呢?
他是想让他王兄坐稳江山,却不是想要取代他王兄。即便他王兄从不在意。
子升将此事埋于心底。
他继续巡街,侍卫跟在他的身旁保护着他。
冷风吹过朝歌街市,人们瑟瑟发抖。
子升蹲下身搓了搓手掌,却瞥见墙角处蹲着一衣衫单薄的孩童。
孩童身穿麻衣,不停地搓着胳膊,显然是有些冷。
子升恍然察觉到了什么,他转身向街上的民众看去。
即便天气再冷,大多数人依旧套着单薄的麻衣。个别人嫌冷,于是又多套了几件粗褐。
可无奈麻衣粗褐编织粗糙,几乎就挡不住风。寒风如针尖,刺向民众裸露在外的皮肤。
子升意识到,民间是没有棉花的。
这可让百姓如何过冬?
子升又要秃了,幸好头发已经不掉了。
当务之急他得立即找到棉花,只是现在播种许是来不及了。
第二日七月初七七夕节,朝歌异常热闹。
子升特意亲手糊了几十个灯笼让人挂在灯台上。
同时,他又让宫人照猫画虎弄了几十个小灯笼挂在灯台一层,专供朝歌百姓猜灯谜,赢者可以获得粮食。
朝歌百姓哪儿见过这么新奇的玩意?还有粮食奖励!
一时间灯台下成了朝歌最热闹的地方。
人们争先恐后纷纷上前作答,半晌有一个人答对,人群便传来了欢呼声。
子升坐在灯台最高处,他仰头望向天空两颗逼近的牛郎织女星,眼中颇是好奇。
此时,银河处。
河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喜鹊们欢喜地搭着鹊桥等待四人相遇在一起。
“娘!”,两道稚嫩的声音异口同声道。
四道剪影在月光下渐渐合一。
织女抹去欣喜的眼泪,她连忙取出她织了一年的娃衣送给她的一对儿女。
忽然,敦厚的牛郎在一旁问道:“娘子,我记得咱们过去在人间时你很是贤惠,每季都有为我裁制新衣,为何这些年不见你……”
织女笑容收敛了些。
她蹲下身依旧有耐心地哄着龙凤胎,对牛郎的声音置若罔闻。
她似是想起了什么,从腰间取出一枚布兜倒出两颗糖果分别喂给孩子。
孩子吃完后眼睛非常明亮,纷纷缠着织女还想要再吃一颗。
织女发自内心地笑了。
她望着与子升一般大的孩童,忽然想起子升掉了几颗门牙,于是她出手也不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