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月份,杜雁书又开始忙起来,筹备春节汇演。
这次的汇演由她和冯炳泉一起编导。
谭馆长将冯炳泉和杜雁书叫到办公室,“这次的汇演多锻炼一下田水蓉和肖丽两位同志,另外,小杜你准备一下,明年四月份跟随省艺术馆的同志去京市交流。”
杜雁书点头应着。
出了办公室,冯炳泉问,“汇演你有什么想法?”
杜雁书张了张嘴,“冯老师我还没想好,您有什么计划?”
之所以说没想好,是因为她知道这次的汇演肯定举行不了,甚至是明年四月份的去京市交流也会取消或者延后。
明年将会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发生太多大事了。
冯炳泉笑笑,“你可以大胆地提出你的想法,不用顾忌我。”
他对杜雁书这种满脑子新意的年轻人还是非常欣赏的。
“我考虑一下,谭馆长说这次多锻炼一下田水蓉和肖丽,一会儿我可以去问问她们的想法,到时候做好了计划给您。”
虽然这次的汇演创意极有可能用不上,但是总有用上的时候,也是给两个人发挥想象的时候。
回到办公室,四个人开始开小会,田水蓉和肖丽的积极性都很高。
杜雁书让她们两个人各自去写计划,到时候交给冯老师看。
她抽时间又去了一趟省艺术馆去找林馆长,询问文艺交流的事情。
不管能不能去,工作还是要继续的。
这次去京市的交流也是因为京市文化部的领导在走访了各大城市以后发出的邀请。
能去的都是各地的文艺界精英。
到时候肯定要准备一些节目。
不出杜雁书所料,转过年到了一月份,春节汇演取消改成了追悼会。
虽然滨市的一月份天寒地冻的,但是场景地仍然在广场举行。
围观的群众非常多,台上的人泣不成声,台下也是一片啜泣声。
这种哀愁蔓延至每个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就连何远博和马小慧返城这么高兴的事也没让家里热闹起来。
马小慧被安排在麻纺厂医院上班,何远博进了麻纺厂的劳资科做个小科员。
本来何远博应该先回来,但是为了等马小慧一起,一直拖到小年这天才回家。
何远博的返城手续比较顺利,但是马小慧的费了一番周折,农场不给调档,不放人,最后是何承志找了人才给盖的章。
年夜饭吃的也很简单,和平时没什么区别。
过完年上班的时候,艺术馆除了正常进行的辅导班,其他文艺活动都有些停滞,杜雁书倒是多了写作的时间。
谭馆长把杜雁书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张纸,竟然是调令!
谭馆长叹口气,拍拍桌子,“唉,老林给上面打报告说今年的交流活动会多,要去好几个城市,跟领导提出来把你调到省里。”
对于杜雁书来说这是好事,机会更多了。
市艺术馆面对的就是滨市群众艺术,而且现在的滨市还不像后世的滨市,只有市区,那些县和镇不归滨市管理。
谭馆长又接着说:“我之前让你和老冯多锻炼一下田水蓉和肖丽也是这个原因,我和老林说了,让你晚两个月过去报到,趁着这段时间你多带一下她们。”
“好。”杜雁书点头应下。
其实这段时间她也没少教她们,两个人学得很快,大的汇演恐怕有点难,但是小的应该还可以胜任。
她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离开市艺术馆,因为这里不是她最终的目的,但是没想到中间还能跳一级。
“接下来还有一个纪念的文艺汇演,你和老冯带着她们两个来搞一下。”
谭馆长也知道杜雁书是个人才,到了省艺术馆肯定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老林那边现在也是缺人的时候,而且代表的是一个省的文化,要时常对外交流。
所以要人这个事他是有思想准备的,现在杜雁书的名气越来越大,到时候到别的省市去交流演出说出去就是脸面。
其实这个调令年前就要发出来,但是他当时想着还有春节的汇演就往后拖了拖。
他已经和艺术学校那边联系了,到时候这一届编剧班的毕业生会有分配到市艺术馆的。
杜雁书回到办公室,冯炳泉应该是提前知道了,看着她回来就笑眯眯地点下头,“小杜,恭喜了。”
“谢谢冯老师,接下来这个汇演……”
冯炳泉看向田水蓉和肖丽,“让她们发挥一下能力,有不足的地方我们再提醒。”
田水蓉和肖丽都有些不解地看向他们。
冯炳泉笑笑又接着说:“杜雁书同志马上就要调到省艺术馆当编导了,你们也多努力,到时候咱们部里会调来编剧班的学生,要是不努力你们可就被后来人赶超了。”
田水蓉“哇”了一声,“雁书姐太了不起了!恭喜你!”
肖丽也站起身挎着杜雁书晃了晃,“雁书姐,那我们有问题可不可以去找你啊?”
杜雁书笑着拍拍她,“完全可以,随时欢迎你们过来骚扰我。”
她伸手拍了拍肖丽的肩膀,“现在你们把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