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林希不但长的比她好看,学习也比她好,甚至还有好几个哥哥疼她护着她,什么好事都让她摊上了。
羡慕过后,林旭眼中又满是不甘。
所以等她下车的时候,连声谢谢也没说就径直回家去了。
“三叔家这个林旭是越活越回去了。”
林建军话音刚落,便听见身后有人叫他。
“老四,你回来的正好,队上发粮食了,你们队的车在后头呢,赶紧叫林叔他们出来搬粮食。”
李志成同他爸赶着马车,老远就招呼起来。
新胜村村子不大,一共有三个生产队,分别是一队二队和三队。每个队大概四十户左右人家,归各自的生产队长管理。
每个生产队长上面会有一个大队长。
林家和李家不在一个大队,所以发粮食也都是有专门的人负责。
“呦,小妹回来了,在城里念书咋样?累不累?”马车近了,李志成笑呵呵的同林希打招呼。
林希笑着叫道:“大伯,大成哥。”
“考上大学了可别忘了你大成哥,你小时候我还带你玩儿来着,诶呦。”
李志成被他爸用鞭稍敲了了下脑袋:“别瞎勒勒了,赶紧干正经事儿要紧。”
李志成嘿嘿笑着跟他爸去给别人家卸粮食去了。
兄妹俩进了家门,林建军赶紧叫林友发和林建国他们出去卸粮食。
林希放下书包,同范秀梅也一起出去看热闹。
村里干活一年到头,盼的就是这一点粮食。
虽然年底也会清算工分,但多数都分不到什么钱,而且扣除生产队吃的口粮,还会倒欠钱。
一年压一年,早就成了陈旧账,大家也麻木了。
但分粮食不同,这个可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关乎全家来年一年的生计,可是重中之重,必须盯紧了防止队上的人缺斤少两。
新胜村土地少,分发的粮食都是按照劳力来算的。
所谓劳力就是年满十八岁的男性,其它人都不计算在内。
今年入秋前那段时间一直没下雨,影响了产量,所以今年分配给每个劳力的粮食只有180斤。
这么一点粮食,对于家里人口多劳力又少的人家来说,根本什么都不够用。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如果没有钱,可以跟粮食多的人家赊账,一斤粮食两毛,年底还两毛五的折价就可以。
好在林家劳力多,虽然林建军和林建业后来都没在生产队了,但好歹也干了大半年活,队上每人扣了二十斤,其它的都正常发放。
六个人,一共1040斤粮食,除了玉米,还有一袋谷子和十斤黄豆。
父子几人来回两趟,便把粮食全都收进了屋子里。
林友发:“一会儿吃过晚饭,你们兄弟看看拿一袋子给你三叔家送过去。”
林友祥家人口多,只有他一个劳力,粮食肯定不够吃。林老太太又在他们家养老,所以不管之前条件多困难,这么多年这袋子粮食林友发从没断过。
晚饭范秀梅已经做好了,贴的玉米面饼子,还有夏天晒得干豆角丝炖的土豆。
一家人正吃着饭,范秀梅抬起头:“小希上学费脑子,老大明天你去公社割二斤肉,回来给她包酸菜肉的饺子。”
林建国忙点头应下。
林建党:“妈,正好闲了没啥事,要不我去吧。”
一斤肉八毛钱,二斤一块六,他妈肯定会给两块钱,这样剩下来的四毛钱就是他的了。
林友发:“家里白面没多少了,还是留着三十晚上包饺子吧,买点肉炖点酸菜或者土豆吧。”
队上每年发给各家的白面都有定量,不会超过十斤,所以大家都吃的很在意。
一家人正在说话,林老太和林友祥两口子突然推门进来。
“妈,三弟,你们吃了吗?没吃正好在这儿吃点。”范秀梅说着让林希去添碗筷,被林走祥给拒绝了。
“二嫂,你们吃你们的。不用管我们。”
林老太太虽然依旧拉着脸,但却难得没有刺范秀梅两句,径直去了炕边坐下。
一家人吃过饭,兄妹几人七手八脚将桌子收拾干净,林友祥才道明来意。
“二哥,前两天我去大哥家了,别看他们家吃供应粮,但全家都靠大哥一个人的工资,日子也过的紧巴巴的。”
林友发卷上一个烟卷,烟火都划着了,看见远处站着的范秀梅,又把火柴给扔地上了。
林友祥:“我回去跟妈商量了,毕竟都是亲兄弟,这不是发了粮食,不如两家凑一凑,给大哥家凑出一百斤粮食送过去。”
林友发没吭声。
家里虽然分的粮食多,可人口也多,除去给林友祥家的一百斤,就只剩下九百斤了。
现在林希住在刘家,总不能白吃白住,所以林友发和范秀梅商量,给他们家也送去一百斤。
这样算下来,家里就只剩下八百斤了。
如果再拿出五十斤,就只剩下七百多斤了。
一家八口人,年底林建国结婚,对方又带个孩子,相当于一下子又多了两口。即便勒紧裤腰带这么一点粮食肯定也是不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