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冉从容一笑:“府君既有张、陈之才,又已识破少君欲火中取栗,想必已知少君全盘谋划,然否?”
董昭摇摇头:“不然!我心中猜测,或许异于你家少君之所谋,且此事关乎我族中上下数百人之性命,不容我不对此慎之又慎!”
赵冉心中一动:“府君欲投我家少君?”
董昭再次摇头:“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我先投本初兄,本初兄因我弟阿访仕于张孟卓而见疑,我不得不投奔上党张稚叔;
其后,我辗转于上党、河内、河南三地,最终择孟德为主。孟德以国士待我,我不忍弃之,遑论叛之!
我观大兄似读过圣贤书,是以欲交浅而言深,厚颜问清楚赵从文之所谋。大兄可知我意?”
赵冉含笑道:“老朽确已知府君之意。”
董昭说得虽极隐晦,但其表达的意思却极为明显:他不看好曹操,而且其原因正在于赵旻;但是,他同时也表态,自己决不会背叛曹操。
在董昭最狼狈之时,是曹操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并给了他施展能力的平台。
以董昭对袁绍、曹操的了解,他原本认为,官渡之战,袁绍和曹操必然两败俱伤,并以曹操险胜而告终。
此后,二人之间,或许会展开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当然,最终极可能仍是曹操获胜。
但如今他亲眼目睹曹操在白马城下铩羽,又先后经由战报、赵冉之口听说了赵旻攻原武、护袁绍之战绩,他心中那原本倾向于曹操的天平,渐渐向袁绍倾斜。
若无赵旻,袁绍绝无可能如此轻易稳固后方,而且,袁绍极有可能在阳武城下,亡于关羽之手。
况且…赵旻居然能想到攻占濮阳!他如何能说服袁本初?
综上所述,他做梦都未想到,异军突起的赵旻,竟然成了左右大局的关键人物。
因此,赵旻确实有资格火中取栗。
诚如赵冉所言,赵旻如今为中郎将,无开府之资格,但袁本初若大胜呢?
所以,董昭必须提早做好左右逢源之准备,以免曹孟德兵败后,自己无安身立命之本。
然而,即便董昭想要左右逢源,也不忍如此背弃曹操。
曹操此刻毕竟正在严防死守,尚未显败象。
不过短短一瞬间,长年奔波、见识阅历皆不凡的赵冉便想通了一切。
于是他笑容收敛,正色道:“府君可知,偏将军颜良一万余兵马、少君五千、二主君五千,共二万余兵马,已接到袁绍军令,欲兵发东郡?”
商贾的一大特点,便是满嘴跑火…马车。
然则,董昭难道还能跑去找袁绍确认此事真伪?
董昭微微动容:“本初兄竟欲奇袭许都?”
他旋即释然一笑:“袁本初只想奔袭濮阳、陈留、己吾,难怪赵从文欲火中取栗!如此看来,赵从文对兖、徐二州志在必得?”
凡事就怕脑补,人太聪明,反而易被聪明误。
董昭认为,赵旻是欲借袁绍奇袭许都之良机,占领兖州位于后世河南的东郡、陈留等诸郡,再徐图兖州位于山东之东平国、济阴郡、济北国…
乃至臧霸的军队和地盘!其后顺势南下,徐州则尽入袁绍囊中。
董昭已经细思极恐。
赵冉抱拳行礼:“不止如此,少君欲联结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共讨汉贼。”
董昭颔首:“原来如此,赵从文尚对汝南、沛梁二国虎视眈眈,好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好一手狐假虎威之计!”
他长叹一声:“曹孟德危矣!”
在他看来,若赵旻之计成功,曹操将毫无胜算。
赵冉趁机道:“府君乃兖州济阴人,且不提府君反覆,只说兖州士族如何见容于冀州士族?
袁绍已采纳我家少君之策,曹操迟早必亡。如此,府君何不投效我家少君?望府君三思!”
董昭沉吟不语。
赵冉又道:“张绣本为一方诸侯,又误伤曹操爱子曹昂,兼且其人出身凉州。府君若降,张绣焉有为曹操赴死之理?
如此一来,东郡、陈留二郡国,将尽入我家少君之手。我家少君,则可从容于几方势力之间转寰,游刃而有余。
我家少君已言明,他不在意兖、徐、豫,甚或江东、荆襄之地域之别,不认为汝、颖、宛、洛之士高人一等,更不在意所谓汉室正朔,惟愿与士族共治天下!”
由这番话可看出,赵冉是被袁绍耽误的一代纵横家。
高手果然在民间。
董昭再次动容后,似是下定决心。
他对赵冉行了个揖礼:“有劳赵大兄折返白马城,请从文至濮阳城与我面谈!”
赵冉拈须颔首:“府君且耐心等待,鄙人必不辱命!”
董昭颔首:“有劳大兄,弟必扫榻相迎!”
二人互相行揖礼后,董昭唤来其心腹,目送赵冉从容离去。
他捋须蹙眉,喃喃道:“从文代孟德奉天子?其人欲与士族共治?此乱世或将大治也!”
两日后,赵冉携濮阳之货满载而归。
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如何的颜良,将赵旻主仆拽到了偏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