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新闻学> 第13章 现场观察及特殊采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现场观察及特殊采访(1 / 11)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技能。

2.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观察力。

3、掌握现场观察的作用和内容。

4.掌握现场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5.掌握隐性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

6、掌握交叉采访需要注意的问题。

7.掌握电话采访、电子邮件采访的优势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8.了解采访记录的内容和方式,知道如何核实采访记录。建议自学学习

15学时。【新闻采访中的观察,1学时;现场观察的作用及内容,3学时;现场观察的方法与技巧,3学时;特殊的采访方法,4小时;采访记录与核实,4小时。】

第一节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在《新闻学词典》中解释为:采访中对新闻事件的耳闻目睹及有关思维活动,是记者采访活动中运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记者必须掌握的采访基本功之一。

一、记者的观察力

不同类型的工作,要求具有不同的观察力。政治家的观察力在于洞察政治形势的风云变幻,哲学家的观察力在于发现事物的联系和规律,刑侦人员的观察力在于分辨真伪,而记者的观察力应当包括上述所有能力。不同的受访者、采访人务,对记者的观察力要求也有所不同。

记者要细心观察,充分利用“视”“听”等器官,观察采访现场和周围环境,观察一切与采访有关的人和事,有效地收集信息。

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①

记者的观察要灵敏,有五个基本要求:

(1)要看得清--对于新闻事物、新闻现场,“一眼”扫过之后就能看清概貌。(2)要看得准--既能把现场的景物看得真切,又能识别表象,识破假象。

(3)要看得细一能从一般中看出特色,能从类同中辨出差异,能从被掩饰的现象中查出蛛丝马迹。

(4)要看得快--能抓住精彩的瞬间,看出门道来。

(5)要看得深--能从表象看到内涵,能从人物的外在表现看出内在的心理活动、感情色彩。@

对于记者来说,观察不仅是察看,还包含更多的思考。记者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需要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有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

因此,记者在平时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培养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记者的观察需要全神贯注,拥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能帮助记者在短时间内把事实的物点和细节观察清楚,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拥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利于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捕捉到精彩的瞬间,如跳水比赛中的高空翻转动作、汽车相撞后的爆炸瞬间等。拥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还能帮助记者有效记忆。

2.锻炼过硬的观察基本功

观察的基本功即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所谓敏锐,就是指在短时间内能发现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对于客观事物有精细的辨别能力。记者的观察力是综合的,不用做到像某一领域专家那样精细。记者平时需要积累经验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观察的敏锐程度越高,得到的材料就越真实、具体。

二、记者培养观察力的方法

1.掌握观察规律观察的一般规律是:

(1)先观察动态事物后观察静态事物。动态的事物可能稍纵即逝,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及时捕捉,如人物的典型手势、关键的动作等。静态的事物相对较容易观察和记录(2)先观察大方面后观察小方面。人们观察的习惯是先注意事物大的方面,再观察事物小的方面。

(3)先观察近处事物后观察远处事物。从人的感知心理和观察便利角度看,大多数人首先观察近处事物,再观察远处事物。

(4)先观察高处事物后观察低处事物。这是人们的视觉习惯所致。如果是观察一个人,那么一般的观察顺序是面部、体态、服饰、语言、举止;如果仅观察一个人的面部,一般先观察对方的眼睛,然后才是鼻子、嘴巴等;如果是观察建筑物,一般先观察它的高度、颜色、风格等,再观察外部装饰、门窗设计等细节,最后观察内部陈设、结构等。

2、常做观察训练

记者的观察力取决于个人的政治素养、知识储备和业务的熟练程度等诸多因素。但是,记者在日常采访和生活中,经常进行观察训练,也可以提升观察力。

老舍提到自己通过观察太阳的形象来提升观察力。他每天观察不同时间的太阳,从晨日出到傍晚日落,连续观察多天并将自己的观察都记录下来,有时还回成图。他说:“天从早到晚,太阳的形象各有不同。晴天和多云天的日出也各有特色,若在作品中逼真地描绘当时太阳的具体景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