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姗走了,刘鑫索性吃住在厂里,真正意义上的以厂为家了,也省得厂里、城里两头跑。
今天一早,他迎着朝阳,驱车去城里。
这一段时间,他总希望日子能像翻书一样,想是那一日就那一日。因为今天这个日子对他来说非同寻常,是总公司给他打款的日子。
一分钱难道英雄汉,这话一点也不假,特别是对他们这些做企业的来说,没钱真是英雄气短,寸步难行。
刘鑫指着总公司这笔500万,不是月底了吗,要给工人开工资,还要按时拨给镇上一笔利润分成,这两笔是必须要在近期完成的。另外他还要还他朋友胡斌的120万,以及张明春、车旭明各40万的借款。他朋友的钱还可以拖一拖,但是工人的工资、镇上的钱不按时给是要出问题的。
前几日,他做梦都在想着这笔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到来,你说他能不心潮澎湃吗。
他到了指定的银行,请工作人员帮忙查一查他的钱到账没有?
一查,没有。
你肯定?帮忙再查一下。
确实没有。
刘鑫有一点心慌。他在心里责怪总公司,怎么这么机械,就不能提前一天打款吗?
等着吧。
他在银行大厅里足足坐了半个小时,再到窗口一问,依然没有。
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窗口,跟他们说,钱到了就给他来一个电话。
今天的时间还很长,或许他们下午才打钱来呢。坐在这里干等也不是个事,不如到家俬城去看一看他的生意。
他走进家俬城,一眼就看到尼娃和两个女员工,坐在沙发上看着手机。
他就想发火,但他努力的克制住了。因为周围没有一个顾客,也怪不得她们。
她们看见老板过来,立即收起手机,站了起来。尼娃连忙去抽屉拿出账本递给了他。
刘鑫瞟了一眼账本,从销售额上看,直线下滑。你不得不说,吴姗在的时候,生意还过得去。现在人手增加了,反而销售额下降的历害。她们三个都没办法跟吴姗一人相比。
曾经在乌鲁木齐,吴姗就创造过销售的经典,那都是别人无法仿效的。特别是在有些人可买可不买,犹豫不决的时候,吴姗的能力就显现出来了。你不能不说吴姗是个搞销售的怪才。
好在刘鑫不再需要为他工厂生产的家具担忧,他的产品是直销俄罗斯。要是他生产、销售一条龙,有可能是顾头不顾尾,结果可想而知。
张明春看见了刘鑫回来了就跑了过来,车旭明也跟了过来。
张明春问:“哥,你回来有什么事吗?”
“来城里办点小事,顺便过来看一看。”
“需要我们帮忙吗?”
“不用,你们也帮不上。”
刘鑫就问他们两个现在生意怎样?是不是和他的一样,前景不容乐观。
张明春告诉他:“还过得去吧。”
刘鑫又问车旭明:“你的呢?”
“跟原来差不多。”
刘鑫看他们两家的生意并无大碍,也就放心了。
他还担心他们两个人的生意不行,就有可能催他还款。看来现在他们这里问题还不大。
刘鑫中午请他们,在附近的小馆子吃了一顿便饭,还给留守摊位的员工另配了几份,他回来一趟,也算是表达了一点心意。
刘鑫在这点上,可以说做的相当到位。他舍得给人家吃,舍得花钱,尤其是不怕自己吃亏。所以不管是在乌鲁木齐,还是在吉尔吉斯,他的朋友都是一大堆,这其中也不乏有几个很贴心的朋友,当然吃了、要了刘鑫的,也有很多转身不认人的。
他在交朋友上,也还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不善和别人交心谈心,所以大多都走得不太近。
就像上次回国他去筹钱,电话联系时,大多是推三阻四,推诿搪塞,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也难怪,刘鑫和别人大多是一顿饭的交情,所以超出一顿饭的事情,别人这样对他也是情有可原的。
说到底还是交情不深。
吃完饭,刘鑫又赶到银行,一问,钱还是没有到账。
按说,公司财务人员一般都是上午到银行办理业务,到了中午还没有打款,估计今天就没有希望了。
这会儿,刘鑫开始有点着急了。
他在银行门口,先给吴姗打电话,开始是无人接听,再打第二次、第三次,对方就直接挂掉了。
他还在心里想,吴姗怎么挂我电话呢?难道你吴姗不应该跟我说一说那边的情况吗?到了打款日,怎么迟迟不见钱到账呢?
于是,他又给苏日娜去了电话,苏日娜倒是蛮热心。
“刘厂长啊,你不打吴姐的,怎么打到我这里来了?”
“苏日娜妹妹,我想问你哈,鑫荣分公司不是你负责的吗?”
“原来是啊,后来我交给丁总了。”
“那你知不知道,总公司怎么没有跟我们分公司打款?按合同,今天是打款日的最后一天。”
“这我怎么知道,你应该去问丁总。”
“那你有丁总的电话号码吗?”
“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