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后的日子,杨森把所有的注意力立即全部转移到即将发生的1992年英镑危机事件,再也顾不上考虑其它枝节小事了!
但是,1992年英镑危机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件事情说起来话可就长了,还得从1990年两德统一的时候讲起!
1990年,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成功合并以后,统一的德国经济很快便出现了新的问题,落后的原民主德国地区经济严重拖累了统一以后的整体德国经济发展!
同一国家的国民理应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由此,原民主德国地区人口大量涌进了原联邦德国地区!
再加上原联邦德国政府,也就是现在的德国政府为了照顾原民主德国居民的利益,采取原民主德国发行的货币马克与联邦德国发行的货币马克一比一兑换的方式统一了德国货币!
可是实际上,原民主德国发行货币马克的真实价值,还不到联邦德国发行货币马克价值的20%!统一后的德国政府万般无奈,也只能为此事买单,国家从而出现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由于德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曾经爆发过恶性通货膨胀事件,进而导致德国经济整体大崩溃,最后引得X特勒为首的N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把德意志民族带进了差点毁灭的深渊!
所以,当代德国人心下对通货膨胀的警惕心奇高,犹如惊弓之鸟,心态似乎都有些扭曲了!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的每届德国政府都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施政的首要方针,否则德国选民不满意,他们便得被迫下台!
1992年7月份,德国政府过度担心巨额的财政赤字会在国内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习惯低通货膨胀的德国选民不满,继而有可能在德国国内引发严重的Z治和社会问题!所以,年度通货膨胀率仅为3.5%的德国,非但拒绝了欧洲货币体系其它成员国要求德国降息的请求,反而把德国马克的银行贴现率升高为8.75%!
这样一来,过高的德国马克利率便引发了全球外汇市场上出现抛售英镑、意大利里拉与西班牙比塞塔等欧洲货币体系其它成员国货币而抢购德国马克的风潮,致使意大利里拉与英镑的汇率大幅度下跌,从而引发了1992年英镑危机事件!
所谓的1992年英镑危机事件,其实并不仅仅是英国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而是‘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在1991年12月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成立欧盟以后,于1992年9月中旬,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整体遭遇到的一次货币危机,由于这次货币危机对英镑的影响最大,所以才被称作1992年英镑危机事件!
1990年10月份,英国宣布加入欧洲货币体系,从而使得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欧共体成员国达到了10个国家,分别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爱尔兰、卢森堡、荷兰、西班牙与英国,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加起来,基本便可以代表欧洲的整体经济实力了!
所谓的欧洲货币体系是指由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欧共体10个成员国货币共同组成的一篮子货币,这10个成员国货币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则是由各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
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制度是以欧洲货币单位为中心,让成员国的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挂钩,然后再通过欧洲货币单位使得成员国的货币确定双边的固定汇率!
当然喽,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各个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有一个可以波动的区间,这个波动幅度是2.25%。英镑则因为英国GDP的比重较大,波动幅度特设为6%!
明眼人立刻便能看得出来,所谓的欧洲货币体系其实是欧共体成员国为欧洲统一货币做准备,而这个欧洲货币单位即未来的欧元!
由于德国的经济实力在欧洲最为强大,德国的货币马克是欧洲货币市场上最为强劲的货币,也是国际外汇市场上仅次于美元与日元的主要交易货币之一!
所以在欧元还没有诞生前的这段过渡期,德国马克实际上便成为了欧洲货币体系中的基准货币,欧洲货币体系其它9个成员国货币都以兑换德国马克的汇率作为标准汇率!
原本根据欧洲货币体系成立时的规定,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之间2种货币的汇率波动万一超过了规定范围的时候,相关的2个国家中央银行都有义务干预2国货币之间的汇率!
但是,由于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体系内部的强势地位,欧洲货币体系其它成员国货币相较德国马克的汇率波动达到了规定范围的时候,只能是由那个成员国单方面去干预外汇市场,而德国却并不需要履行这个义务!
事实上,欧洲货币单位确定的各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原则本身便孕育着一定的矛盾!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的国家实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各国实力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对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货币的权数进行调整!
欧洲货币体系的规则规定每隔5年时间,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货币的权数便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动一次!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实力的变化,或者发现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