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思想里,皇帝是天子,是龙,通过科举考取进士的是天上的文曲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老百姓是什么,是草芥,微不足道,大字不识,一辈子在百十里地打转,大事,自然听士大夫的,皇帝和京城的高官自然是见识高远。
优秀的民族不应该这样,高瞻远瞩的儒者也在思考,阳明先生创立心学,提出天理即人欲,松动了理学束缚,但是没有破解自汉朝以来成熟的儒家经验哲学。
“我思故我在”,以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为主的西方学者们在十七世纪初提出振聋发聩的呼声,欧洲从经验主义哲学转向现代哲学,破解了一直用于解释天主教的那些被教士们垄断的所谓的经验哲学,给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崭新的对人文,对现实,对历史、对大自然的解释,笛卡尔说:一切从怀疑开始。
李银河不遗余力地给屯户旗军开蒙,就是让百姓学会质疑,进而思考,没有文化知识普及,谈不上质疑,谈不上思想解放,更谈不上后世伟人说过的人民万岁。
亿万百姓人数再多,也是散落在荒野的杂草和萤光,发出点点微光,在黑夜中飘荡,微不足道。
但是,这些杂草聚集在一起,这些萤火凝聚在一起,就不得了了,成为照亮荒原的火炬,成为焚烧天地的烈火。
封建社会,古今中外,从上到下无比迷恋血统,老子英雄儿好汉是必须的,皇位自然是皇帝家的,武职自然是将门家的,百姓自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给官府缙绅老爷们种田交粮的。
封建统治者通过愚民来维持统治,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封建时代对统治是有效的,但在大变革时代是灾难。
李银河既然来到这个变革的时代,自然要做点什么,反正死也不能给大小辫子们做奴隶。
在封建王朝里,明朝政治算是比较宽松的,言论是自由的,士大夫和庶民在争取自己利益时敢于和皇权斗争,并压制皇权,以致明朝出现很多奇葩皇帝。
明朝的奇葩皇帝是贯穿整个明朝历史的,明太祖出身太穷,当了皇帝把皇宫空地开垦成菜园,至于大臣说不合体统,理都不理,朕看着蔬菜心里踏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说得过去。
太宗倡导大家说真话,但说了真话就杀人,大臣充分了解了龙这种生物变化无常,出尔反尔的本性,要用制度约束。
明仁宗因为放权,被大臣称为仁,胖的翻身都难,哪有精力处理朝政,必须被称仁。
明宣宗重农抑商,原因很简单,宣宗喜欢斗蛐蛐,商人哄抬蛐蛐价格,实在可恶,以此类推,商贾是坏人。
明英宗更了不起,一生中做两次皇帝是真本事,唐宗宋祖都做不到。人格魅力强大,俘虏他的蒙古军二把手要向英宗投降,而英宗的贴身太监要投降蒙古,人各有志,比话本还传奇。
明代宗百般不愿做皇帝,原因是皇帝太苦太累还要打仗,等皇帝哥哥从蒙古回来,为了做皇帝把哥哥关了七年。
明孝宗充分实践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爱情传说,好男人就一个皇后,不再娶妻更不纳妾,天天加班,不回宫睡觉。
明武宗姓朱属猪,赦令大明百姓不许养猪杀猪吃猪,自己呢常吃猪肉。
明世宗喜欢修道,二十年不上朝,在宫中修炼,要求给宫中的宠猫封号。
明穆宗宠妻,向户部借钱,打借条盖玉玺的,给老婆买首饰,户部官员回复,不借不借就不借,给高息都不借。
明神宗从小被权臣张居正和皇后逼着读书到呕吐,继位后诏毁书院,下令裁撤学生数量。在位四十八年,大部分时间不上朝,朕深藏宫中,大臣多不识龙颜,君臣两相厌。
明熙宗是个好木匠,做出木鸣钟,折叠床,木战舰,随手培养了太监魏忠贤,把权倾朝野的东林党打得满地找牙。不上朝却不缺钱,魏忠贤在东林老巢江南增加商税,比张居正都牛。
上行下效,皇帝如此,出现奇葩的大臣,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就不足为奇了。李银河认为,明末改革在封建王朝中是相对容易的,你只要立意新颖,花样翻新,混淆观念,口头上时时以万民代表自居,别一开始就触动权臣利益,没人搭理你,在辫子朝,别说做了,说说就死定了。
学问不辨不明,旗军通过学习,起码会思考,实践出真知,满腹经纶的朝堂高官就打不过辽东的建奴。
石百三起身拱手道;“茅先生,在下石百三,后金军战力如何?是否是女真满万不可敌呢?”
茅元仪拱手回礼道;“那是胡说八道,茅某翻看史书,后金军力强大不假,但军力不如与宋朝对峙的金军,更不如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军。
就是关外之战,大明戚家军和四川白杆军也能正面战胜过万的后金军。李成梁大帅活着时,在辽东有数千家丁坐镇,努尔哈赤也不敢造反。
后金军强说明大明朝弱了,蒙古人弱了,朝鲜人弱了。后金崛起于辽东苦寒之地,白山黑水之间,建州部落多以渔猎为生,生存环境艰难,只能报团求活,彪悍野蛮,其八旗制度是军民一体的奴隶部落制,动员成本低,效率高。
八旗奴隶制并不比大明制度先进,而历史上先进政体的民族被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