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尧!你又不干好事!”
因为距离李家庄子不远,所以三小姐过来并没有用太长时间。
“三……三小姐。”
那个手拿铁枪的少年听见李秀宁的声音,当时就打了个激灵。
“前两天才刚给了你们粮食,怎么又出来干这劫道的买卖?”
李秀宁眉头紧皱,示意几个侍卫赶紧上前把还在被木棍指着鼻子的陶江解救下来。
“婆婆病了,粮食拿去换了药,又碰上官兵过来拉壮丁,留下的种子都被收了人头钱。”
被称作杜尧的小孩子说着话,眼泪就流了下来。
“要不是几个弟弟三天饿了九顿,我杜尧决计不会再做这行当的。”
被人解救了下来的陶江本想趁机豪横一把,只不过看着几个也就小学初中年岁的小孩子,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样子,没来由地心软了一下。
“不是跟你讲过了,若是遇到难处,自来园子里寻我,多少不会挨饿。”
李秀宁很不客气地冲到杜尧的面前,叮咣五四地开始抽他。
“咱是要做绿林瓢把子的男子汉大丈夫,哪里能收女子的施舍,还是两次!”
被抽的杜尧硬挺着脖子,一副挨打要立正的态度。
“嘴硬是吧!瓢把子是吧!不食嗟来之食是吧!”
被顶了嘴的李秀宁越发的生气了,劈手夺过了侍卫手中的马鞭,继续抽他。
看她打孩子的那股子熟练劲儿,陶江突然觉着好像太宗陛下怕她好像很有道理。
“三小姐,杜大哥也不想的,只是大家太饿了,去林子里又没打到猎物……”
一个同样脏兮兮的小孩子怯生生地往李秀宁这边靠了靠,小心翼翼地说。
若不是听她声音,陶江都没发现这是个小女孩。
“后来本来准备去庄子上借点粮食,就遇到两个人,说什么从庄子里拿了什么东西,杜大哥才让我们把他们拦下来的。”
“新丫头不要帮他说话,你去跟着侍卫取些粮食来。”
听见小丫头说话,李秀宁抽杜尧的鞭子才停了下来,还特意放低了语调,轻声细语地安排着小丫头。
这大姐上辈子一定是个女拳高手。
陶江不无愤愤的感慨。
得了令,小丫头怯生生地行了个礼,低着头跟着几个侍卫去取粮食了。
“那胖子是咋回事?”
杜尧本想搭话,被李秀宁瞪了一眼,只能老老实实地立正站好。
几个剩下的小孩子七嘴八舌地帮杜尧解释着,无非是从胖子身上只找出来了一些干粮,还都送回寨子里去了,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还是饿,想着反正都已经动了手,干脆再搞点吃食。
说话间,那个被称作新丫头的小孩子已经跟着侍卫回来了,小丫头背着一个比自己都大的背包,看上去甚是辛苦。
几个小孩子手忙脚乱地把粮食接过来,甚至都等不及回去烧火,每人捧了一把黄澄澄的小米就往嘴里塞去。
“今天先把粮食领回去,明天过来找我领罪!知道不知道?”
见兄弟们终于有了粮食,杜尧倒是没有了方才的坚持:“这胖子还有个同伙,没堵到,跑了。”
“你们先回去吃饭,人交给我就行。”
李秀宁挥了挥手示意几个小孩子赶紧消失,便没再搭理他们,让几个侍卫把还在跟个蛆虫一样在地上拱着的周管事抬起来,就准备回去。
“这几个小孩子怎么回事?”
走在回去的路上,陶江随口问了起来。
原来几个小孩子都是些孤儿,本来四处流浪,却赶上一个好心的游方道士给收留了。
可惜那道士前两年生了一场重病,就这么仙去了。
老道士云游天下,连个道观都没有,几个被他收留的小孩子便寻了一个山贼废弃的寨子将他葬了,他们也就顺势住在了那里。
山上没法产粮食,好在几个大一点的小孩子,学了些技巧,便以渔猎为生,拿些肉食和毛皮换些吃食。
然而每年冬去春来没有猎物的时候,几个小孩子的日子便会过得凄楚一些。
几个小孩子自己就是孤儿,还偏偏看不得别人受苦,还经常接济一下十里八乡的绝户和孤儿,慢慢地也就被人知晓了。
好在毕竟只是些小孩子,虽然住在山贼的寨子里,也就没有被县令当成政绩给剿了,只不过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兵老爷,自然是不在意这些的。
随着兵老爷的日益盘剥和收留的孤儿寡母的越来越多,日子也就越发的不好过了。
几个大一些的小孩子本想铤而走险,真的去干那没本的买卖的时候,第一次就遇到了出游的李三小姐。
然后第二次动手,倒霉的就变成了陶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靠接济也不是法子。”
陶江回过头去看了看几个小孩子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
“我说让他们到园子里来做事,多少能管他们一顿饭吃,只不过几个小孩子心气儿高得狠,不愿意入奴籍,眼下也只能先这么将就着。”
李秀宁英气逼人的眉毛皱了皱,似乎也在为此事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