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朝廷才知道黄巾的消息一样。
然后,朝廷才终于慢慢悠悠地反应过来,而反应过来之后大家讨论的还真不是如何平叛,反而是所谓的刑名事!
有人要谋反了,这算什么大事,近十年来天底下哪一年太平过,但是这些反贼居然敢勾结宫里的中常侍,哎呀呀,你看,这些宦官们果然是太坏了!
然后这满朝的文武群臣自然是群情激奋,非逼着皇帝杀宦官不可了。
就好像他们都是才知道有人要攻打洛阳,才知道贼势猖獗,就好像他们没听过那首歌谣:“虎贲东墙藏黄人,形容须眉如天神”一样。
明明这是连洛阳普通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他们却不知道,那些黄巾反贼在大街上大声地用唱歌的方式密谋造反,这些大人物们都听不见,一个个的都聋了似的。
至于说,经审问得知的什么贼首马元义居然已经领了十万荆州扬州而来的流民青壮度过了黄河,然后在邺城转向河内,又准备占领孟津,以这种方式绕过了洛阳东边的汜水关、玄门关等关卡,已经近在咫尺,随时可能颠覆洛阳这种事。
不重要啊!
他们勾结了中常侍,这才是天大的罪责啊,中常侍居然跟反贼勾结在一起了!
“天下动荡,都是宦官的错!陛下若是想肃清寰宇,让天下重归太平,就请先诛杀了宦官!”
这几乎成为了东汉朝廷诸公的集体诉求。
当然,宦官们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也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毕竟省中的宦官是真有勾结黄巾之人,省中的虎贲军之中是真的有太平道的内应!
很正常,因为汉朝的太监群体真的有好多都是道教的信徒,汉朝信玄的皇帝太多了,尤其是先帝,太监们自然要投其所好的跟着学一学,凡是先帝朝留下来的老宦官,不信道的真的很少,连曹操的爷爷曹腾都不例外,而宗教这东西么,虽然绝大多数宦官学这东西就是图个投其所好,拍皇上的马屁,但难保会有几个学得上头了真把自己给学迷糊的。
在诛宦的这般真正的大事面前,平贼这种小事,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么?
朝廷,或者说刘宏,面对这十万反贼兵临洛阳城下,眼瞅着就要度过黄河的大危机之下,所做的,仅仅只是派出了所谓的精锐干吏,去将匪首马元义捉拿归案而已。
其次,则是急速给冀州官吏,让他们采取同样的手段派干吏去抓捕张角。
冀州的官员接到诏书的时候人都傻了:让我们派干吏,去捉拿拥兵数十万的大贤良师张角?这干吏是不是得开高达啊!
再之后,事态的发展就朝着张辽等人完全看不懂的方向上去发展了。
朝廷这时候就是再如何蠢,也应该知道这太平道要发的消息了,三十六方反贼的情报应该已经是清楚了才对啊?
然而接下来朝中却是反而争论不休了起来,而争论的主题,却是到底要不要赦免太平道。
没听错,就是赦免。
因为事涉两个中常侍,而确实是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证据可以表明,整个省中,也就是宦官群体和羽林、虎贲两个禁卫群体,都跟这太平道有着不小的牵扯。
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一部分人认为这事儿不能真的深究,否则真查出点什么事儿来,可要如何是好呢?
还是到此为止,打住吧,只要抓住了匪首张角,到了渠帅这一层,就可以公然赦免了么。
汉室威德在此,圣天子圣明如故,都是汉室的子民么,受到了匪首的蛊惑而已,一封诏书下去,自然也就都会迷途知反了。
说白了,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大臣们想的是如何能借此机会诛杀宦官,而天子想的是如何尽力的保住这些宦官。
面对这声势浩大的太平起义,朝廷却是根本就没往军事行动的方向去想!想的仅仅只是如何把张角给抓过来,就好像他们真的能抓住那张角,而张角一死这太平道就一定会烟消云散一样。
宝贵的战机,就在这样毫无意义的诛宦和保宦之间的反复拉扯之中彻底丧失。
说真的,就东汉末年这政府的办事效率,如此天大的机会给了张角,那张角最后居然都没能成事,简直都给农民起义丢人。
但总之,让刘宏去杀宦官,他是万万不肯的,毕竟,就算是个别宦官有问题,又哪有杀光宦官的道理?
把宦官都杀光,谁来服侍省中?没有了太监,难道要把省中也换成士大夫么?那刘宏这个皇帝怕是死都不知道要怎么死吧?
朝中的大臣,尤其是关东的大臣们则也是铁了心,皇帝你若是坚持不肯杀宦官,那咱就这么耗着便是,反正你能调动得了这天下的一兵一卒算我们输。
政令这个东西,下了之后毕竟是要人执行的,您看看,整个关东天下,全是我们的人,我们想诛杀宦官,你居然还推三阻四?
诛宦,乃是大义!
相比之下,区区黄巾之乱,算得了什么?耽误了也就耽误了,苦一苦百姓,骂名皇帝担。
一来二去,这事情,就僵持在这了。
这么一僵持,就僵持到了二月十五,黄巾军中最受重视,被委以重任的最大的渠帅,张角最得意的弟子,也是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