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末年,战神姬弘逝世已久,失去了‘战神’之名庇佑的中原,再次遭到来自外域五胡的侵扰。
彼时的中原,恰逢流年不利,地震、山崩、干旱……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然末代周天子不仅不想办法安抚民生,反而愈发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外扰内乱,周天子失尽民心,给了各地诸侯王取而代之的机会。
许多诸侯王先后把控住自己的领土,宣布了建国独立,但弱小的国家,很快就被强盛的国家吞并。
诸侯王秦氏一族,据中原北端,距周天子最近,且离其他诸侯王较远,率先立国,国号‘宸’,并迅速以‘天子不仁,违抗天道’之名,抢占了周天子治下国土,周朝灭亡。
中原南部,诸侯王智氏一族独大,此时也宣布领土范围,立国号为‘晋’。
但智氏独断专横,虽治下严明,百姓无恼其暴,可对晋国内的一些势大的家族士族,驱使起来,毫不客气,甚至以畜奴谓之。
晋地中蔺氏家族不满其狂妄自大,暗中联络了一直拥护智氏的士族王家,许厚利说服王家倒戈,又与另一家族顾氏联手攻打智氏,分裂了晋国国土。
蔺氏建昭国,更是在王家的协助下,不断壮大,王家也一跃成为昭国的第一士族。
顾氏创下桢国,不及昭国强大,偏安一隅。
智氏未完
全被灭,只是在昭国和桢国的夹击下,领地缩在中央,自此一晋三分,与北地确立下来的宸国、栩国、祁国、卫国一并,鼎立中原的七国格局就此而成。
后至三十多年前,宸帝和昭帝升起争逐中原的心思,拉来的各自周边的国家,分‘宸国’和‘昭国’两大联盟大打一架。
晋国国君心知如今的智氏不及最初,只想守住祖上剩下的这些国土,本不愿参与进别国争端。
却被昭帝威胁,若不妥协参战,在开战之前,必先覆掉晋国,晋国君不得已,向昭国俯首称臣。
谁知这一仗胜负未定,反而两败俱伤,各国皆是元气大伤。
宸帝薨,皇子秦暮继位,昭帝蔺睿重伤,两大联盟不得不签下三十年互补侵犯条约,各自班师回朝。
条约第十八年,晋国君不堪操累,积劳成疾过世,其子智谦继位。
桢国君顾扬以为晋国君位更迭,朝纲不稳,是趁虚而入的好时机,便大军压临晋国边界,企图扩张领土。
谁知智谦虽仅弱冠,却魄力十足,当即下令御驾亲征,举兵反击桢国。
晋国军队士气大增,很快就把桢国的军队打了回去。
但,智谦并未就此停手,反而开始主动进攻了桢国。
这一战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在桢国连失了两块地后,谁再看不出,智谦的目的不止攘除外辱
,还要收复祖上的失地,谁就是个傻瓜了。
晋国和桢国的情况,昭帝自然是知道的。
自十八年前那一战后,昭帝便借着联盟为由,将晋国和桢国两国设为昭国的附属,每年都要向昭国进岁贡。
而昭国则分别派兵驻扎在晋国和桢国与宸国的联盟国接壤的地方,名曰庇护两国不为宸国联盟所扰。
当然,这一举中有多少控制两国,想要吞并的意思,大抵只有昭帝自己知道了。
条约之下,昭国联盟和宸国联盟不得相互侵犯,但同盟见有隔膜争端,属于联盟内部的事,并不违反条约。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条约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待条约时间过了,七国终究还是要乱的。
故而,趁这段时间养精蓄锐,积累实力才是正途,任何联盟内部的摩擦,都是一种损耗,都在在增加在今后的逐鹿战争中的失利可能。
可在两国打起来之初,昭帝并没有进行调停,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们去闹。
但他们都闹腾一年了,还没有结束,昭帝也耐不下去了。
条约第十九年夏,昭国颖都,在太阳的烈焰下,连枝头墨绿的树叶都无精打采的耸拉下来,声声蝉鸣声嘶力竭地喧嚣着它们的疲累焦灼。
昭帝召了自己所有的儿孙、群臣和他们的家眷,在皇宫里举宴,希图用一时的
、刻意的享乐放纵,来缓解盛夏里人心的不安浮动。
宴会上却无可避免的又提到了,该如何对待晋国和桢国的问题。
高将军道,“陛下,近来收到线报,祁国派了探子与桢国君顾扬接触,言辞里似有拉拢桢国君,同祁国一样,归附宸国之意。”
“桢国君在晋军手里节节败退,似乎已经在犹豫考虑祁国探子的意见了。”
“臣愿领兵三十万,赴桢国讨伐意图叛离昭国的桢国君,将桢国这块地方,奉给陛下!”
许多朝臣也觉得晋国和桢国的战事拖了太久了,听高将军带头提出,纷纷扬声“附议”。
不过其中自然也夹杂了不少“出兵必然有折损,没必要为两个附属国的争斗,损失自己国家人手,望陛下三思”的声音。
昭帝皱起眉头,真是因为辗转于这两个念头,他在处理晋国和桢国之事上,才耽搁到现在的,结果这些臣子们也提不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么!
不悦的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