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家进行震慑。
所以对于朱允熥这种完全有底气,且不畏惧战争的气场。
东岛公主是害怕的,她现在已经不敢和大明有什么剧烈的摩擦。
起码现在不敢。
所以朱允熥所说的话,她不得不慎重对待,不得不谨慎对待。
也一定要避免真的将朱允熥惹怒。
朱允熥离开了东岛,第二天就已经出现在了东岛海边。
那五百名特种兵,乘坐在五十艘战船之上,看到朱允熥安全归来,全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并不怕战争,但是他们也很担心朱允熥会在东岛国吃亏。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全部都严阵以待。但凡收到任何消息,得知朱允熥在东岛国吃了任何的亏,有任何的损伤。
那他们就会带着五十门大炮,将整个东岛皇宫,移为平地。
这绝不是一句空谈,他们此刻完全相信,有能力办到。
如此,朱允熥上船之后,便带着赵青竹和十名锦衣卫,以及五百名特种兵,离开了东岛国的海域,回到了大明。
靠岸之后,朱允熥让五百名特种兵,就留在了黑水城。
并且将五十门大炮,也留在了沿海地区,由那五百名特种兵所掌握着。
五十门轻型大炮,是非常厉害的武器,交给不信任的人,朱允熥是不放心的。
那五百名特种兵,是经过朱允熥严格训练的,他们对朱允熥拥有着绝对的忠诚,所以将这样的武器交给这五百名特种兵,朱允熥是比较放心的。
而这五百名特种兵,带着五十名大炮,镇守在沿海地区,也可以防范以后沿海地区,再次可能出现的倭寇。
同样对东岛国,也是一种震慑。
虽然朱允熥期待东岛国继续作死,然后一举将东岛国灭掉,但也得保证有绝对的实力,在沿海地区随时应对东岛国,所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做法。
至于朱允熥自己,则是带着赵青竹和十名锦衣卫,向着南京城而去。
他这一次出来这么久,所做的事情,也几乎达成了他的目的。
沿海地区的事情,他不必太过操心,因为在一定的武力震慑下,他相信沿海地区会归于平静,没有人在会作死的瞎蹦哒。
由于此刻的大明,全部都已经修好了水泥马路,所以朱允熥从黑水城这种沿海地区,到南京城,也仅仅只是花了两三天的时间。
一路上,马车行走在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上,可谓非常的舒适。
而回到南京城后,朱元璋便在第一时间,见到了朱允熥。
朱元璋是真的开心,虽然西南地区的平反这件事情,从侧面证明了朱允熥有一定的带兵打仗的能力。
但也只是证明朱允熥,有这方面的能力,可如今朱允熥,只训练五百名士兵,改良了一下大炮,便能用这五百名特种兵和五十名大炮,将东岛国震射到了如此的地步。
还消灭了多于他们几倍的倭寇,并且自己人,无一人伤亡,以极小的代价,造成了最大的军事震慑。
这完全能够说明,朱允熥在军事这一块,无与伦比的能力。
纵然是朱元璋对此,也不得不佩服。
他承认,若是让他训练五百个士兵,若是让他改良大炮,他绝对达不到这样的一个地步。
也绝对没有胆气,独自前往东岛国。
而且也没有信心,能够全身而退。
可偏偏这一切,朱允熥都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还做得非常漂亮。
东岛国,还不敢对他怎么样。
所以在御书房里,朱元璋看着朱允熥说:
“咱的好大孙,英勇不凡,这一次,真真是给咱大明朝长了脸。”
确实,如果以前朱允熥所展现出来的一切,都只是在大明朝内,意气风发,表现绝佳的话。
那么这一次,就算得上是在国与国之间,展现出来了铁一般的手腕,让朱元璋不得不服气。
对于朱元璋的不吝夸赞,朱允熥只是微笑着说:
“这些事情,早晚都要经历,至于对东岛国的政策。也只是暂时的。东岛国的野心,绝不会有丝毫的消亡。
他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研究我训练的五百个特种兵,并且研究我们的轻型大炮。一旦被他们参透其中的玄机,或者稍微有所突破。
我相信,他们就会继续的展露出,他们那藏在心中的邪恶的种子。”
朱元璋沉默一下,对朱允熥说:
“那太孙以为,这东岛国应该如何处置?要不然,趁着咱们国力强大,直接将这个可能会对我们存在巨大威胁的敌人,直接消灭了吧?”
朱允熥点头,说:
“我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接下来。我要向皇爷爷请命,允许我训练一支人数更多的特种兵部队。
同样下令给户部和工部,让这两个部门配合起来,继续按照我的意思,制作轻型大炮。
到时候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特种兵,和轻型大炮,那么这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东岛国消灭掉。”
朱元璋思考片刻之后,便对朱允熥说:
“以后这种事情,太孙自己决定就可以,不需要再来问咱,咱对你,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