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
京城,昌平镇秦家庄。
田野里麦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的一片。风一吹,麦浪滚滚,香气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地头更是有成片的高粱戴着一顶顶开始泛红的红珠帽,红彤彤的,都弯着腰杆,长势喜人。
“换了天,改了地,家家户户耕田种地有力气。”
“你出力,我出力,团结一致没荒地。”
”收了麦子,收高梁啊!”
”收了玉米,收大豆啊!”
”收完了,自个儿娶个好婆娘回家热炕头啊!”
“不包办,不多娶,一夫一妻接地气!”
“寡妇莫要嫌,她们也是人,再婚再育有权利。”
“嘿嘿!提倡婚姻自由,解放生产力!”
充满稚嫩的儿童歌声,从田野传了出来。
几十个割麦的村民都不约而同的挺直了腰杆子,一边用肩膀上搭着的毛巾擦拭着汗水,一边转过身,发现有几个打着光脚板的娃娃在身后不远处一边拾麦穗,一边嘻嘻的唱着。
“这调调歌可以,要是村长听到这歌,绝对会这样说,来来,我给你们示范一下。”
一个年轻的单身汉跳到路边,他头戴草帽,穿着白色的背心,腰部系着灰色的腰带,从一大石头旁边捡起一长长的烟杆子,佯装抽着旱烟,学着村长的语气说:
“这歌唱的很好啊,谁写的?”
“恩……这思想觉悟很高!”
“同志们,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咱们秦家庄的宣传工作做的很到位,连娃娃都知道婚姻自由。”
“你们有的人,思想不要停在过去。要向前看,封建社会那一套,行不通啰!”
“咳咳…恩…今天收割完,晚上记得开会,每家每户必须有人到,没来的,要批评教育。”
这一连串绘声绘色的模仿让众人笑的合不拢嘴。
没过一会儿见到老村长赶着牛车过来了,他们又重新开始忙碌起来。
有的负责割,有的负责抱麦穗在牛车上,孩子们依旧负责捡遗落在田地里的麦穗…
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大汗淋漓,谁也没有偷奸耍滑,谁也没喊累。
前天他们割完秦二狗家的,昨天割完秦铁蛋家的,今天割秦淮茹家的……这收割或者种植的季节,谁家要是忙不过来了,村里都会互相帮忙的。
总之,秦家庄不会让一寸能种植地空着,也不会让粮食地有荒草,更不会允许粮食因人力问题收割不上来。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
要是自家的田地都不上心,那可是得挨批评的,会被人在背后说闲话的……人要脸,树要皮,懒汉很少见。
不一会儿,那几个娃娃又开始唱刚才的歌了。
这一唱,村长听见了,他还真的就拿起了烟枪十分满意的问了。
“这歌唱的好啊,谁写的?思想觉悟很高嘛!”
村长这话加上抖落烟灰的动作和之前那单身汉的言行举止如出一辙。
顿时之间,整个田野里发出了愉悦的笑声。
村长神色一凝,眉头一皱,盘问后得知竟然是秦二狗做怪,他直接脱下帆布鞋就追着二狗子田野里乱打。
“秦二狗!你大爷的,皮子痒是不是,一会儿晚上在会上给我背婚姻法,要是错一个字儿,你以后结婚,我不给你开介绍信!”
秦二狗一听,立马怂了,赶忙认错。
村长也懒得计较,于是问向刚才唱歌唱的最欢快的小女孩。
“谁教你唱的?”
“是你姐秦淮茹还是秦淮荫?”
村里要说有点文化,有头脑的,就数秦老汉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所以村长不禁怀疑几分。
小女孩儿吐着鬼舌头,古灵精怪学着大人插着腰,摇着头,道:“不是姐她们,这是隔壁李家庄传出来的,他们说是一个叫做李卫兵写的,而且听说他身上有枪,杀过好多鬼子咧,是个大英雄!”
话音刚落,田野里好多人萌生疑惑。
“李卫兵?谁啊?李家庄有这个人吗?”
“这听起来像是当兵的。”
“不知道,没听过。”
村长摸着下巴,抽了一口旱烟回想了一会儿,很久以前的记忆开始在脑海中清晰起来,他给众人解释道:
“李卫兵,李家庄是有这么一个娃娃。”
“早些年他父母被小鬼子杀了,10岁的他和他三个哥哥都去当兵保家卫国了。后来他三个哥哥都战死了,没有想到这娃娃命硬还活着。”
“他还有个姐姐,他姐姐的婚姻是他父母在世的时候一手包办的,很小的时候就嫁到城里有钱人家去做小,也算逃过一劫吧,算是因祸得福了。”
“唉…算算年纪,这李卫兵小娃娃应该有19岁了,比秦淮茹大两岁。”
“没有想到这宣传歌居然是出自他那里,咱们秦家庄又落后李家庄一大截了。”
“宣传不到位,咱们还得努力!”
老村长说完,就听到有很多人议论起来,对这个李卫兵很好奇。
“好了,等过几天我去李家庄一趟,到时候带过来你们看看,都不要猜想了,收割麦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