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孩子,和冬梅聊了一会,杨墨拒绝了李婶子要她一会一起吃饭,回到家里。
苏阳正在院子里收拾着,院子里被他打扫的干干净净,尤其是两只狗的狗食盆子,里边原来冰冻的一些也都化开,收拾干净。
这个年代养土狗,根本就不精细,尤其是冬天,在盆子里放上食物,一会的功夫就凉了,底下一层甚至会上冻。
狗也不会吃底下的。
下次再喂,依然是这样,时间长了,冬天的狗食盆一层层的就会累积起来冻成一个冰坨。
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但是这东西看着特别不好,也确实对狗狗不够友善。
所以苏阳这做法让杨墨十分满意。
看到杨墨回来,苏阳笑呵呵的问道:“回来了?还以为你会再待会呢。”
“孩子太小,不能待太长时间。”杨墨随口回道,又走上前说道:“咱们中午还吃饭吗?”
在沪市和京市都是三顿饭,大湾子是两顿饭,所以杨墨才问一下。
苏阳摇摇头:“不吃了,要是饿,就找点现成的吃一点。”
杨墨点了点头,看着房子说道:“难为刚子了,还给咱们粘上对子。”
对子就是对联。
刚子给看家,就在大门和屋门上都粘了对联。
苏阳也抬头看了一眼:“嗯,回头咱叫他过来吃饭。”
杨墨:“等冬梅出了月子后再说吧。”
院子里也没什么事了,两人进屋,杨墨倒了一搪瓷缸子热水,晾在桌子上:“得打听一下果树场的事,过了15就正式上班了。”
“回头我去知青院问问。”
想起大湾子的这几个知青,杨墨又想起唐文君了。
“文君回来了吗?”
在沪市临走前,杨墨去了唐家一次,唐文君的母亲捎了一封信过来。
苏阳:“应该没有,估计也就这几天了,援朝应该就把她送过来了。”
没了其他什么事,杨墨就找出一块布,开始尝试着做孩子的小衣服。
曾瑜已经说了,她怀的是双胎,那以前的一些准备就不充足了,趁着有时间,还是赶紧安排一下吧。
收拾的时候,杨墨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肚子,也没看出比别人家的大多少啊,怎么就是双胎呢。
杨墨的针线活,说实在的,是真的不敢恭维,对着冯建国媳妇给找的小衣服,做的都是犇犇磕磕。
好在,线锯子统一了。
要知道,他可是在毛子国弄了一批手摇缝纫机的,虽然使用着没有脚踏的好用,但是也比手缝的好不是。
尤其是,她自己拿着布料不方便的时候,就让苏阳帮着摇。
说实话,也就是这手摇缝纫机速度慢了一下,要真是脚踩的大缝纫机,杨墨还真用不来。
费了半天劲,简单的算是做了一条小开裆裤出来。
自从曾瑜说完,杨墨心里就有一种预感,自己这次生的肯定是一男一女。
按说这真的没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这种所谓的第六感越发明显,杨墨聚德不会错。
所以,在准备衣服的时候,她也是按着男孩女孩各一套的方式准备的。
大正月的也没啥事情,除了在家做点小孩子的衣服,也就是一日两餐了。
杨墨不止翻找自己收藏的布料,甚至还找出几件衣服拆了,都是那种纯棉、舒适性高的。
拆开后做成小孩子的小衣服,还有尿戒子。
这些都是冬梅告诉她的,冬梅在得知杨墨也怀孕了以后,直接把自己现有的经验传授给杨墨,自己什么准备的不充分,就告诉杨墨。
所以,杨墨完全是有目的的去提前准备。
这两个孩子出生时,天气是最好的时候,她也不用特别着急的准备厚衣服,这还算是省了一些功夫。
连着两天,杨墨算是做出来了急需的衣服和戒子,时间也到了正月15了。
杨墨对苏阳说:“你去拣一点松树塔。”
苏阳不懂啥意思。
杨墨:“这边正月十五会撒灯,等晚上你就知道了。”
说实话,杨墨刚穿越过来时,第一次撒灯也是颇受震撼。
相信今天晚上,应该也能给苏阳一个震撼。
苏阳拿着一个麻袋就上山了,杨墨则是把做好地小衣服这些都用包袱包起来,放到立柜里。
还没等到苏阳回来,院子门就被拍响了,杨墨出去开门,一看,不由的失笑出声。
门口站着的居然是李阳和方晨盈,唐文君和李援朝四人。同时还有一辆吉普车。
杨墨笑了:“你们都回来了,先进屋。”
李援朝拉开吉普车的后备箱,就开始往下拿东西。
“你们怎么一起回来了?”杨墨问。
唐文君:“这俩人到了县城就过来找援朝了,问了才知道你们早回来了,怎么没去找我?”
杨墨:“我们到的时候是半夜,还要在路上去看一个人,就直接过去了。”
唐文君:“半夜也该去,害怕打扰我不成。”
说着话,李阳和李援朝就开始往屋里搬东西。
东西不是特别多,但也不少,四个提包,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