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只有一个老仓库改成的储存室,院子里破旧家具的断腿、碎面,还有玻璃瓶、骨头这些烂七八糟的东西都有。
杨墨大致扫了一眼就进了仓库。
这仓库和杨墨想的也不同,里边不止有家具器皿,居然还有很多废旧收音机,有的就剩一个壳子了,也在那扔着。
这年代塑料都是可二次利用的珍稀物品。
杨墨打开探测器,对着靠北的一溜大家具就探测了过去。
这里的家具有着明显的南方家具风格,甚至有几件杨墨后世所见识过的琴桌,还有古代那种靠墙放着的特别窄的长条桌这些。
不过这些家具大多数都有损坏,不是没了腿就是出了坑,一大溜家具杨墨只挑出两件。
一件是已经坏了的大书桌,不过,材质非凡,杨墨难得认识,是正宗金丝楠木。
要说杨墨怎么认识的,还是前世的时候,她见过一串金丝楠车的珠子,是她上大学时,一个同学拿出来装必,嘚嘚瑟瑟的,杨墨有幸一观。
杨墨心想,眼下这个桌子的金线明显更多,这虽然坏了,但是能车多少珠子啊。所以没客气,直接收了。
还有一件是这里算是不多完好无损恰好也算她需要的----摇摇椅。
这个东西在空间里简直就是无敌享受。
当然,这个应该不是什么名贵木材,看上去应该就是民国时候的东西。
除了这两件之外,杨墨重点探测了大型家具和那种雕刻着精明纹路的大床,也算有一点收获。
在一个大床床板下的凹槽里,杨墨找到一对包裹的非常严实的镯子,通体碧绿。
若不是那个凹槽严实,有垫着布,说不得这个镯子会损坏,杨墨很是感慨,这一定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的闺床。
还有就是在一个残破的书桌里,找到了一个砚台,杨墨分不出这个东西的好坏,但是也收了起来。
这个收购站的瓷器不多,民国时期风格的带着金属包裹的瓷器多,杨墨不认为民国时期的东西能有多少价值,而且这里的东西保存的并不好,也就没下手。
倒是有一个紫砂壶,杨墨直接收了起来。
还记得前世看电视剧时,康熙微服私访记里说紫砂壶喝茶越多越好。
杨墨不懂,但是这个壶里内壁上茶垢特别多,管他呢,先收了再说。
这个收购站的书非常多,但大多数也是近现代的东西,线装书也有不少,感觉也是时间比较近的。
杨墨收了一些线装书。
最让她满意的是,她找到了学生教材,在那她翻翻捡捡的半天,终于是凑够了一套高中的。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难得的是杨墨居然找全了。
她还在这堆破书的底下发现一个公文包,若不是探测器,根本就发现不了。
打开公文包,里边居然全是邮票和明信片,里边的邮票和明信片很有历史,很多都是民国时期的,也有建国后的。
这些东西算是意外中的惊喜了,杨墨也都收到了系统格子里。
这收购站也就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杨墨怕出去时空手不好,就挑拣了一两件家用。
最后,她只挑了一把雨伞,实在挑不出什么,看来沪市的废品站很少有那些好的东西了,或者是已经被挑完了。
这把雨伞,门口的同志收了她三角钱。
雨伞是油纸伞的形状,除了握手处有一点磕碰外,其他完好无损,尤其是伞面是绢织品,上面还有绣着的花。
出了收购站,杨墨看了一下时间,她在收购站仅仅待了四十分钟。
苏阳等下还有来这边找她,这让她这个没劲,那会要是说,直接晚上回家碰面多好,这时候自己就能先去别的地方了。
这外边也没个能坐的地儿,杨墨无奈,心里也烦,苏阳要是一两个小时才过来,她也不能一直等下去啊。
杨墨转身直接就走了,让她老实的在这等着,那才是浪费她的生命呢。
杨墨一路就向着市中心过去了,这个年代,不去传说中的一百大楼看看,不去川流不息的南京路走走,你好意思说自己来过沪市?
杨墨的目的地就是南京路。
一边走,一边问路,顺便浏览街道特色。
在一处高大的围墙上有一个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头像组成的大幅宣传画像,时代风格十分明显。
一条街道两边都是二层或三层的老式小楼,几乎每家都从二层窗户处伸出很多杆子,上面晾晒着衣服和床单,一眼看过去,这条街道两边衣服布单排成一溜,感觉像是卖布的一样。
苏州河上面很多棚子木船,杨墨看不出是拉货还是捞鱼。桥上面人流如织,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
到达南京路,人流更加密集,路西的儿童用品商店门口居然还有儿童游乐设施,一个木质跷跷板,上面小孩子在玩,周围还有很多小孩子围观或者等待。
··· ···
杨墨这算是一路行走、一路观看,是过客也非过客,有感触也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