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话,让梁浩眼前一亮,他怎么没想到?
二人的母亲徐桂花可是做饭的好手,往上说十年,那个年代逢年过节都会帮邻居在一起蒸包子、蒸馒头,因此徐桂花的手艺也是越来越好。
“我看这事行……”梁浩看着梁山说道:“哥,这事就拜托你了,如果娘愿意,明天跟着你到我家门口!”
不知不觉中,又完成了一件事,梁浩心里高兴。下午的时光很短暂,天刚蒙蒙黑,店里的东西就卖完了。
今天梁胖子留下了,梁浩带着其他人离开。
到家之后,先收红薯粉丝,这两天,梁浩开始收红薯粉丝的消息不胫而走,而村民们按照梁大龙的意思,直接就堵在了梁浩的家门口。
此时,已经有十多个人提着化肥袋子等着了。
车子刚停下,便有一个村民走过来,问道:“浩子,你这红薯粉丝还收不收了?”
说这话的,是同村的一个长辈。
梁浩下车笑道:“收,当然收,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
“那行,快给我们称称,称完了好回家!”
梁浩让杨小梅打开门,梁山则是去家里拿秤杆去了。
“大家都是街坊邻居,有些话可能我说的不好听,大家也多包涵啊……”
梁浩笑道:“大家也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做生意也有讲究,不能以次充好,所以家里有碎了的粉丝就不要拿过来了,我只收好的,而且这个价格也绝对公道,和咱们镇子上的价格一样!”
“俺们都知道了,不然也不会把粉丝拿来卖给你!”
去镇子上买是这个价,在村里卖也是这个价,换谁都会选择在村里卖。
没过一会儿,梁山就把秤拿来了。
“大家不要着急,你们带来的红薯粉丝,我全都要完!”梁浩安抚了一下村民说道:“有序排队,这样咱们的进度也能快些!”
村民们很自觉地开始排队,随后梁浩又喊杨小梅拿来账本。
梁山秤着,杨小梅记着,最后红薯粉丝全都由梁浩收着。
天色已经开始黑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眼神都不大好使,梁山在称好之后,又让对方看了看秤,最终算出了价格。
杨小梅也是现场掏钱。
第一笔生意刚做完,梁大龙拿着手电筒过来了,在有了手电筒之后,速度也是加快了不少,十多家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终于收完了!”梁浩把最后一袋红薯粉丝放进屋里,颇有一番感慨,他还好说,梁山和杨小梅差不多站了一天,回到家又接着忙活,两人可比他累多了。
“秤就放在你们家吧,反正明天要用!”
梁山将杆秤递给了梁浩,梁大龙看了一眼,把手电筒也递了过去。
“等你们用完再还我!”
父子俩走了,梁浩和杨小梅也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
梁浩把东西收拾的差不多,才回屋,一进屋就看见杨小梅正在那数钱呢!
桌子上都是一块、两块的散钞。
还有几张十块的,小雨就趴在凳子上看着妈妈数钱。
很快,梁浩就知道为什么桌子的钱这么少了,只见杨小梅数了数钱数,到一百之后,就把钱叠了起来,装进了包里,随后又掏出一把零钱,杨小梅拿零钱,也是凭手感,拿的虽然不能说正好,但也相差不了多少。
三次之后,梁浩笑道:“直接拿出来我和你一起数不好吗?看你这样……”
说到一半,梁浩就不说了,杨小梅一直再看他,手里的动作也停止了。
“咋了?”被杨小梅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梁浩问道。
杨小梅一脸懊恼地说道:“刚刚被你一打岔,忘记我数了多少?”
梁浩笑了笑,桌子上一共不超过三十张,在数不就行了,可是杨小梅的动作却让梁浩明白了,杨小梅并不是忘记桌子上的钱是多少,而是忘记包里的钱了。
“六百……加上七十,七十一、七十二……”杨小梅快速地数着,生怕自己忘记了一样,当她数到一百的时候,开口说道:“你赶紧去烧水,别在这打搅我……”
梁浩唯恐惹到她不高兴,走了出去,临走的时候,把小雨也带走了。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水就烧开了,一家三口开始洗漱,九点钟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梁浩起床之后,看着外面的天色,很暗,而且空气也很燥热,可能要下雨。
“媳妇,今天咱们可能回不来了,你带两件换洗的衣服……”
梁浩起床的时候,杨小梅已经醒了,听了梁浩的话,杨小梅走了出来。
“今天可能得下雨,咱得做好准备!”梁浩的声音从厨房里传了出来。
如果今天下雨,那他们一家正好可以在县城里住一晚,反正那里的主卧是留给他们一家三口睡得,床上用品什么的,样样俱全。
等到梁浩做好饭,杨小梅也提着东西出来了。
“等会吃完饭,咱就拿着,省的一会忘了!”
吃过饭,已经是七点多了,梁燕等人已经来了,梁山也带着徐桂花来了。
众人打了一声招呼,梁浩便开车走了。
快到八点的时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