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飞龙神将> 第6章 闻鸡剑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闻鸡剑法(1 / 2)

萧易跟随祖一天转遍了整个赤谷,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祖氏家族在这里经营数代,也不失为一个坚城雄关。

祖一天非常赏识萧易,两人经常一起探讨武功,祖一天也是个剑术高手,其中他的武功里最高名的就是“闻鸡剑法”。这一天,萧易和祖一天切磋武功,祖一天拿起了祖传的宝剑,和萧易的寒风剑一起比试剑法。萧易的剑法自然是燕山剑法,这套剑法算不得顶级剑法,但配上寒光剑,威力自然要提高许多,燕山剑法一共有八式,第一式“一气呵成",这招是需要配合内功,主要是试探对手的功力,杀伤性并不大,因此萧易与祖一天切磋,第一招就用此招。

而祖一天的闻鸡剑法,则一共分为十式,第一式”闻鸡起舞“,这套剑法顾名思义,发明者就是祖逖将军,相传祖逖年少时,与同乡刘琨喜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不过对于兵法和武功则不屑于学习。一天凌晨,祖逖和刘琨一起住在一间茅草屋中,祖逖忽然听到公鸡打鸣,原来是太阳要出来,新的一天要开始了,祖逖想到时光易逝,又联想到如今大晋内有八王作乱,外有五胡入侵,身为七尺男儿怎么能不报效国家?于是祖逖叫醒了刘琨,二人每天听到鸡叫就开始练剑习武,因此后世留下了”闻鸡起舞“的典故,而祖逖也悟出来了一套剑法,祖家后人为了纪念祖逖,就将这套剑法取名为“闻鸡剑法”。

燕山剑法和闻鸡剑法各有千秋,只不过燕山剑法是行走江湖之人所创,招式简单易懂,更适合于马下作战,单打独斗。闻鸡剑法是祖逖所创,更适合马上作战,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二人你来我往,不相上下。萧易使出了第二式“平分秋色”,这招比第一式要淋漓许多,突出了一个“快“字,需要内力与速度相互配合,祖一天也变换了招式,使出了第二式”南塘一出“,这招突出了以静制动,这招式也来源于祖逖。相传祖逖为了北伐大业,到处招揽门客,这些门客大都为无家可归之人,因此抢劫之事都曾干过。后来,这些门客去南塘抢劫,南塘是当时世家门阀聚集财富的地方,祖逖的手下向祖逖通传这些门客去南塘抢劫之事,祖逖却不以为然,反而和门客一起去抢。后来朝廷派使者来看祖逖的营帐,发现有这么多锦帽貂裘,于是询问祖逖是从哪里得到的,祖逖丝毫不掩饰,是从南塘的富户抢过来的。可以看出,祖逖是一个劫富济贫,光明磊落的人。

此时的萧易攻势越来越快,而祖一天却能沉着应对,两人整整切磋了两个时辰,变换招式,也没能找到破绽。祖一天说道”:萧少侠果真年轻有为,小小年纪剑法有如此造诣,这样吧,咱们都去休息一会儿,等到傍晚咱们后山一聚,再进行切磋如何?“萧易此时也有些疲倦,更何况是比武切磋,自然是点到即止。萧易答道”:好,城主,承让了,我也想多向城主探讨。“

到了晚上,萧易来到了后山,祖一天只有一个人,萧易道”:祖城主,晚辈有一事不明?“祖一天道”:你是不是想说为何叫你傍晚前来?“萧易答道”:正是。“祖一天说道”:今天比剑切磋,我看少侠剑法高超,前途不可限量,更何况少侠淳朴厚道,心地纯良。因此,我想把我家祖传的这套“闻鸡剑法”传授于你,因为白天咱俩切磋你体力有限,再加上庭院地方狭窄,不利于施展,因此,我约你到这里来,就是想传授你此套剑法。“萧易赶紧摇头道”:不,城主,这是您祖传的剑法,又是祖大将军所创,我是外人,怎么能够学习?“祖一天道”:少侠太过拘谨了,我们祖家从来没有不外传的规矩,当初这套剑法,也是先祖和刘琨一起创立,可惜刘将军英年早逝,因此只有我们祖家有这套剑法,我今天将它传授给你,也是希望少侠能够更好地行侠仗义!“萧易听后,答应道”:多谢城主前辈,晚辈就却之不恭了。“

萧易说完,祖一天说":好,萧少侠,现在我开始传授给你。”说罢,祖一天就开始演示起来,萧易也拿起寒风剑跟着一起演示,萧易本就悟性较高,又在燕山派打下了良好的剑法基础,更兼寒风剑的加持,学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萧易学了两个时辰,闻鸡剑法的前九式都已经学会,祖一天看见萧易学的如此快,心中感叹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学的剑法如此快速。”祖一天接着说道“萧少侠,接下来,我将传授给你闻鸡剑法最后一式”中流击楫“。”这是闻鸡剑法中的最后一式,也是威力最大的一式。这里的楫是船桨的意思。当年祖逖被明帝任命为奋威将军,出师北伐。祖逖率领大军渡江,行至长江中流,为了表示北伐的决心,祖逖拍打船桨,对着众人发誓道“:此次我们出师北伐,一定要取得胜利,如果不能带领大家光复中原,那么我祖逖就像这长江之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祖逖展示了北伐的决心,也因此鼓舞士气。后来北伐连战连捷,中流击楫的典故也被后人所传诵。

这招“中流击楫”也是最后杀招,如果使出就要抱着和对手同归于尽的决心,因此祖一天对萧易说道“:这招威力无穷,但是需要倾泄内力,做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我希望你以后不要用到此招,因此我只是演示招式,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你只要学会就行,不必演示。”萧易点头,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