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面老子告诉我们,你知道别人的心里知道别人的脾气秉性,知道别人的决策方法决策路径,这是智人,我们这样讲都是以现实为一基础的,比如说在我们抵御外辱的时候,你要想取得胜利,你就要了解对方的情报信息,包括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脾气秉性,这个将领他什么性格?
我有两本书经常看,配合着经典看,一个是,一个是战历,他写的那些报告战士的安排采取了策略,然后事后的总结,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你跟对方对阵的时候,对方那个头什么脾气秉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书呆子的教训。
所以我们学习《素书》,就是要学到活生生的经典,而不是仅仅把它背诵下来,我们的目的喊一个口号叫消灭书呆子。不能仅仅就是我会背了,就有一种掌握了那完全错误。
做到什么情况?就是经典和你真实的人合一,以后,你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地点,面对恰当的对象,能够自然的运用经典,你可以不用原话,但是你用的很准确就可以说是人情合一自信流露,我们就不再是以前,仅仅是一个纸上谈兵的雕塑的人。
书呆子的害处不用说,大家也都很清楚,孟子有一句话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不活那是极其惨痛的教训。
公元前260年,大家还记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情?秦国跟赵国之间的长亭之战。
惨痛的结果是什么?40万赵军被活埋。能想象嘛?40万的那是活生生的战士,就因为主帅,将领只会在纸上谈兵法。
而他父亲早就知道他这个毛病,但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
真正的了解实战的将军,撤下,换上了夸夸其谈的赵括,导致亡国,这一旦等于,主要的军事力量被消灭了,惨痛不惨痛,我们依然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还有做的你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
要承担责任。选错一个人,他做错了事他造成的损失,对单位的损失,有没有的责任?
为什么逐渐要问责,那就是你要负责,没有智慧你怎么去识人去断事,很不容易,我们有些时候看历史看现实,无可奈何的发现你,就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书呆子把一个大好的时局葬送掉。
这个例子今天有明天还会有,但是希望我们经过两天的学习以后,在我们自己以后的人生经历当中,尽可能的把它消除,让我们每一个人。从文弱的文人变成一个能文能武,先机决断的中道之人。
像孔子,这是历史上的记载,我把原文抄录下来,说进乱进朝的时候但乱,盗墓的发子房种当量也很惨,此后500年自己的牧人掘开,盗墓的人在他头下的玉枕当中获此殊荣,也就是1336字,发现上面有密借此书,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
如果传错了。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就我们刚才说的有连带的责任。
得人不传人,异兽奇扬,也就是如果大家是真有福德的人,那也是我的过错,所以我们共同的来温习一下这个警告就是要反省自己有没有,不符合中道的地方有没有不符合天地人贯通之理的地方,有没有违背圣贤的教诲,打了这个基础以后才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