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勤明白她的话外之音,但不便发表意见。大约是,有些东西,只有任其疯狂,才能成其灭亡。
午夜十二点,阖城噼噼剥剥地想起了烟花爆炸声。在漫天的绚丽烟花里,新的一年来临了。赵书勤与黄嘉臻一道,来到天台上,观看烟花燃放。妹妹赵楠楠与其男友一道,早已在天台上放起烟花。但见满天星坠,荧光璀璨。新春的气息,裹挟着浓厚的硫磺味扑面而来。黄嘉臻倚着护栏,面朝东南方向,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里,寂然地伫立着。
大年初一的早上,黄嘉臻就起来了,与赵书勤母子道别。她的男朋友开车从炉江来接她了。母亲万分不舍,一再热忱挽留,执意黄嘉臻在天同过完春节再走。无奈黄嘉臻去意已决。母子俩只得依依送别。
送走黄嘉臻,赵书勤除了到二舅家走走亲戚,其余时间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预习下学期的高数等新课程。一些老同学或欲上门探访,或盛邀过去相聚,都被赵书勤婉言谢绝了。一是需要预习功课,二是大舅新丧,赵书勤尚处于哀伤时期,不想参与任何聚会娱乐。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六。赵书勤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学校。不想,海青青找上门来,央他一起去高名侗寨拜访一个老歌师。原来,海青青最近迷上了北侗民歌,并参加了林城师大一个叫岑阳桥侗歌队的民歌社团。该社团专门教授成员演唱侗族民歌。无论南侗北侗,都囊括其中。由于她母亲杜丽娟会说一口流利的北侗方言,海青青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一点北侗语言:虽然说得不流利,但日常对话还是听得懂。社团里刚好有几个颇具实力的北侗歌师在教授北侗民歌,海青青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因为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海青青学起来自然就如鱼得水,进步很快。没过多久,海青青就能有板有眼地演唱起北侗地区的一些经典民歌来。但海青青并不满足。她想在北侗民歌方面有所造诣,于是就想广泛涉猎,深入研究。为此,她想拜一个北侗民歌方面的权威人士为师,以便系统学习。起初,她想到了卞志和。因为,卞志和在侗族民歌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之一,名气很大。但卞志和业务繁忙,无暇教授弟子。但卞志和给海青青推荐了一个叫吴有治的老歌师。他不仅侗歌唱得好,而且是侗歌研究的集大成者。在卞志和的牵线下,海青青跟这位吴大师联系上了。对方约海青青正月十六上门去做客。由于吴大师所在的高名侗寨位于天同的邻县,距离天同县城较远,海青青就想让赵书勤陪她去一趟。赵书勤自然不太愿意去。说实话,作为理科生,他对民歌一块不太感兴趣。但架不住海青青的一再恳求,母亲王慧中也在一旁撺掇,不得已就允诺了。
刚好海青青的父亲海梦熊也要去该县公干。于是,两人就搭乘海梦熊的车子,前往高明。司机先将海梦熊送到县城,再把赵书勤和海青青送往高名侗寨。
高名侗寨是一个位于清江边上的美丽侗寨。寨子因拥有以八卦命名的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八座造型各异的古老花桥而被誉为世界花桥博物馆。寨子的住户比较集中。家家户户的吊脚木楼摩肩接踵,绵延不断,呈品字形排列在江边的一片开阔地上。几座鼓楼的攒尖顶从寨子中高高突起,直指云霄。寨子坐南朝北,直出清江;东西两面为开阔的田野。一条水泥路蜿蜒穿过田野,直抵寨门口。
吴有治老歌师领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歌师到寨门口热情迎接赵书勤和海青青两人。寒暄一阵后,老歌师引着两人进入寨子。正好寨子里今日有民俗活动。寨子的舞龙队在学校的操场举办盛大的舞龙表演。由于该项活动历史悠久,素有盛名,周围村寨的群众纷纷前来观赏,把个偌大的操场挤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赵海两人初来乍到,老歌师自然想让二人见识一番。于是,老歌师就带着二人到操场边一户人家的二楼回廊上观看演出。
舞龙表演前,有一个简短的祭龙仪式。几个祭师穿着隆重的祭服,在香案前焚香祷告,诵唱祭词。一条长长的黄龙,由舞龙队的队员擎着,庄严肃穆地列阵在香案后等候祭龙师傅的开演指令。仪式完毕,围观的群众蜂拥上前,争先恐后地抢着拔扯黄龙的胡须。片刻工夫,龙须就被拔去大半。祭龙师傅连忙上前阻止,把拔龙须的群众驱散。海青青好奇地询问老歌师,大家为何要去抢拔龙须啊。老歌师回答说,龙须可以祛邪避祸护佑平安,所以老百姓喜欢去争抢。
正式的表演开始了。由于队员们个个身强力壮,相互之间配合到位,步调一致,黄龙被舞得虎虎生风,神出鬼没,宛如哪吒闹海,惊涛骇浪,气吞山河。围观的群众喝彩连连,掌声如潮。
舞龙毕,又是花架表演。花架是侗族地区的一种传统武术,由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与凶禽猛兽斗争和抗击外来入侵时用以防御的打斗招数演化而来。随着时代发展,花架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防御功能,更多的是娱乐和健身之用。花架表演,也是由舞龙队员完成。辅助器械有棍、剑、镋、铁尺等。与专业武术相比,侗族花架虽然在动作的程式上相对简单,也没有专业武术的惊险刺激,但还是颇具观赏性。队员的表演可圈可点,且不乏惊艳的招数。所以,围观群众还是看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