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玲就站在一旁,看物资匮乏时代人们的抢购场面。多少年后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形。好像只有那几次因谣言囤货时各大超市才能见到吧。
“晓玲,我要买那条围巾。”
“晓玲,我要买那件裙子。”
看来都是有钱人,都是来要票的就没来借钱的。
刚想到这,就开始有人借钱了。
实在是这次大采购来的太突然,大家身上的钱终于不够了。
“晓玲,你不买点?”牟凤至挤不动了,过来接过刘晓玲帮她拿着的高压锅。
“不了,回家不好带。”刘晓玲笑着看还在柜台前挤着要买小皮鞋的周化英。好几次要挤到柜台前了,又被别人给挤出来。
周化英平常话多但战斗力实在有些弱啊。
牟凤至顺着刘晓玲的目光看到了周化英的样子,忍不住也被逗笑了。她把装着高压锅的纸箱朝刘晓玲手里一放,就冲向了周化英那个柜台。
牟凤至不愧是人高马大战斗力就不是周化英能媲美的。
就在刘晓玲钦佩的目光中,牟凤至挤到了周化英的身边,替她扛下了一边的压力。
周化英感觉身体右侧的压力一减,赶紧钻了进去。这才发现是老大的帮她。
“谢了!”周化英顶住左侧的压力,终于来到售货员面前,一只手把住柜台,一边把手指向了她想要的小皮鞋。
“不容易啊,那个柜台是最挤的柜台之一。不是老大你今天怕是买不到。”刘晓玲看着香汗淋漓的周化英。
其他比较挤的柜台就是衣和裤了。
糖果柜台也挤,多是出差来了魔都要带点礼物回去的人。
看着陈琳和邱红梅也过来了,几个人收捡堆放在刘晓玲身边的各自货物。
“晓玲,我在你那里拿了好多钱?”
周化英大大咧咧惯了,自己没个数还问刘晓玲。
牟凤至就是摇头。
刘晓玲一会借出去一点,一会借出去一点。关键是一个人不是只借一次。
这几个人的刘晓玲会记得住?果然刘晓玲是记不住的。
大家带着收获就去坐客车。正好是下班时间,电车里也打挤。几个人说着普通话大包小包又占地方,难免收获了外地人、乡下人的美誉。
虽然是用当地话说的,但作为曾经在这生活了几十年的刘晓玲怎么会听不懂?她也懒得去跟这些人掰扯就当没听见。
回到小二楼,又是牟凤至帮着弄饭,其他人在小客厅欣赏自己的收获。
“化英,你这双皮鞋好漂亮,我咋没看到呢?”
“呀!这件裙子好显身材。我当时看见了怎么没买?”
现在看见人家的好,自己都是错过的懊恼。
“把桌子收拾干净,吃饭了。”牟凤至过来招呼。
“晓玲,昨天的红酒还有没有?”周化英问刘晓玲。
她也没喝过酒,昨天是第一次喝红酒,就爱上了。
刘晓玲站起身去找被牟凤至拉住了。
“晓玲,就算是亲戚也不能这样。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这样不好。而且,我感觉那红酒不便宜,都是洋文。”
昨天喝酒都没注意有没有出厂日期,刘晓玲心里也暗自心惊了一下。大意了。
周化英这才想起这不是刘晓玲的家,马上不好意思起来。
“没啥。我家亲戚大方。你看这住的……”刘晓玲还在劝慰周化英。
“再大方也是别人的。”牟凤至都不晓得怎么说刘晓玲了。
晚上没有酒,吃饭就结束得快。大家开始收拾包裹行李,周化英发了愁。
学校还有被褥这些,现在又是新买的一堆,这带不了了。
牟凤至直接去单位报到,跟刘晓玲一道乘船。陈琳不去渝都上班,这次直接回家。去渝都工作的还有邱红梅和周化英,但两人都要先回家一趟。
“这样吧。化英,你的被褥我帮你带回家放着,你就不用再背回去了。你好久去广明厂报到,我给你带去。”
“月底的时候吧。”周化英道。
“工厂都是月中发工资,你最好是上半月去报到,要多半个月工资。”刘晓玲道。
现在还是六月初,15日前报到不仅仅是多半月工资的问题,还意味着你是上半年参加工作的。今后万一有啥享受的政策,这也许就是能抢得过别人的条件。
这都是为周化英考虑。
第二天上午,牟凤至和周化英去学校拿被褥、洗漱用具和饭盅等,邱红梅跟陈琳各自回家,刘晓玲就去买她和牟凤至的船票。
相聚时有多快乐,离别时就有多伤感。
上水经过广明机械厂的时候,刘晓玲刻意看了下。
江南岸的一处回水湾,还是比较适合造船。
现在船台或船坞都没有踪影,就连江边能看到的厂房都还没有封顶。
在距离厂房下游一公里远的地方,靠山脚的江边平了一条公路出来。在公路上面的小山坡上,与公路平行建造了一排排的砖房。
经过江边厂房上游不远,有一处很小的码头,只有短短二十十来米的趸船,上面写着“渝轮渡62号趸”。
从这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