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小凤做省城这边店面的服务督导属实有些冒险,而老谭在用人上最不怕的就是冒险。作为一个集团的执行人,不但需要有高瞻远睹的眼光与格局,还要有胆大心细的冒险精神。当然,前提是有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智慧。
通过省城店面出现的问题,老谭意识到监督的重要性。
于是他重新梳理了集团的组织架构,在梳理过程中参考那些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和阿巧进行对照,进而进一步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之前对自己的定位是集团最高管理者,除了老板之外自己说的算,有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架势。
这定位对不对?
我们暂且认为他对。
怎么说呢,在管理和用人以及发展规划上,老谭做的到位,可以用尽心尽力、爱岗敬业来形容。
他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把阿巧发展的版图划分成三个区域:东北区、内蒙区(也是华北区)、江南区。
每个区域设一个总代理,配一个区域经理,建一个中央厨房。
走的是总部与代理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道路,在保证质量与特色的同时又加快了发展速度,稳步占领市场。
在整体运营中,通过对传统菜品的不断升级和对新菜品的研发,以及对饺子馅的调整和养生酒的营销,整体毛利一直保持在55%——58%之间,有着叫人眼红的纯利润。
这也是老谭对饭店经济运营的过人之处,在这方面很多老餐饮人都佩服。
在团队建设上,毋庸置疑,阿巧是优秀的。从高管到员工每个人对企业都充满信心,为是阿巧人而骄傲。这也是老谭最骄傲的。
一家连锁饭店有可持续性发展规划,有好的经济运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是有潜力和前途的。换句话说,这样的企业有发展前景。
但不可否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问题的产生预示管理出了毛病,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难辞其咎。
老谭意识到监督的重要性,又梳理了组织架构,两个看似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放在一起,叫他对自己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
说实话,他觉着问题的根在自己身上。
阿巧发展到现在,早应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之前过于自信,觉着自己各个区域跑,总到店去,不用单独设监督检查的。
还有就是每个店的店长、厨师长是自己认命的,了解、信任他们,所以很放心。
而问题就出在放心上——权利一旦失去监督,容易跑偏犯错,成为私人工具。
通过泰山路出现的问题,他觉着不是一个店的现象,别的店也可能有,要彻底解决这事不是开个会就行的,需要从根上解决。
另外,在参考那些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时发现,人家都把监督检查放到重要位置上,在行政上不但有质检部,还有督导部,两部门联合运作,保证工作有质有量的进行与完成。
在这点上他受到的不只是启发,还有教训。
还有,他要把阿巧做大做强,做到全国去,做成为年老店基业长青。
这是理想,也是目标。
目标是拿来实现的。
我们知道老谭是实干主义,他的原则是我知道、我做到、我成功。
他这么说,也这么干,要不然到不了今天。
很多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孩子,最初的想法都是到外面好好干,努力挣钱,闯出一片天地,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可真正做到的没几个。
为啥?不够努力还是智商不行?或者是生不逢时?
笔者认为是不够坚持,碰到困难打退堂鼓,这山望着那山高。很多时候知道的太多太多,做到的太少太少,任凭抱怨蹉跎了岁月。
老谭想既然做就得像样儿,现在开始打基础。
按目前阿巧发展的状况,对服务督导重新定义。不能只检查督导服务,还要检查菜品质量,督导厨房。当然,不是要督导人员去安排厨房怎么工作,而是检查,主要工作放在食品卫生安全和开源节流上。
同时对店长和厨师长的工作进行监督,当然不能像间谍似的,那成东厂了。更多地是监督,不能叫这俩人的权利膨胀,以权谋私,徇私枉法。
想好这些后老谭和艳华碰了一下,艳华同意他的想法,同时把张丽、忠清叫来,四个人一起研究一番督导的人选。
最后定下小凤做省城这边的,虽然她对饭店业务不算熟悉,但人正直,讲原则,这点受到大家认可。
艳华说:“业务不熟悉可以跟着学,这不是事,最主要的是人正,敢说,不怕得罪人。凤姐这方面没问题,我认为可以。”
张丽和忠清也认同,于是就定下了。
在决定呼市那边的人选时,张丽推荐了赤山路的图雅琪琪格。
“图雅是老人了,当店长四年,不管能力还是人品大家都认可。另外她是蒙族人,到呼市工作正合适。”张丽说。
由于图雅和华清有过麻糊事,忠清不好发表意见,但看得出是认同的。
艳华想了想,把目光看向老谭。
“图雅行,做事认真,敢说敢作,不怕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