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着火车的轻微颠簸,虽然身体不适、但还是跑来凑热闹的徐达哈哈笑道:“皇上,这个火车真是好东西啊,若是将来铺遍大明,将士们再远征时,坐着这个就行了,比走路或骑马可舒服多了,而且节省气力不说,就算睡觉时都能赶路,还节省时间。”
兵部尚书道:“何止啊,魏国公,依下官看来,这火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上面居然还有厨房和茅房,这车门车窗若是开合,还能保暖、乘凉,舒服着呢,只要安排得当,远征赶路怕是比待在家里还有意思。”
徐达摸了摸胡子:“是极是极,老夫想过了,咱们还可以在沿途设置停靠点,停靠点上再设补给点,那后勤补给和赶路时的负重就可以减轻压力,大大增加打胜仗的几率。”
朱标点点头:“两位爱卿言之有理,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接下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几代人,要做的事情便是铺铁路,有朝一日这铁路遍及大明各县甚至各村之时,大明必可无敌于世,干什么都格外的便利。”
闻言,朱七牛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想了想,并未多嘴,装作打哈欠的样子给糊弄了过去。
朱标却是有意无意就瞄他几眼,正好瞧见了他的小动作:“忠义侯,你似乎有话要说?”
朱七牛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臣光顾着欣赏沿路风光,顾不上多想,暂不知说什么好。”
“哈,年纪轻轻便各种藏拙,示弱,多累啊,说说看吧,想说啥就说啥,朕一律不怪。”朱标道。
朱七牛‘哦’了一声,十分真诚的眨了眨眼睛:“那……魏国公还是要尽快回去休息才好,不然好不容易养好的身体又要出问题了。”
自从徐达回到京城定居,就没再到处跑了,朱标甚至专门送了他一栋位于城北的大庄园来休养。
而朱七牛呢,隔三差五就会去给他把脉看病,然后开药调整。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这位大明主帅之一尽可能活久一点,将来好帮助太子朱雄英,朱七牛使出了浑身解数。
而这,也正是皇帝心里的殷切盼望。毕竟天底下没有谁比他更想太子的这位未来丈人活到太子成年了。
如今朱七牛用魏国公当挡箭牌,皇帝就算知道他没说实话,也不好说啥。
话题就这么被岔开了。
皇帝开始询问和关心徐达的身体。
徐达则表示自己的身体好多了,都是多亏了皇帝的关怀,巴拉巴拉。
……
一个时辰不到,溧水县城便到了。
朱标等人有点不可思议的从火车上下来,直到明晃晃的溧水县城的城墙进入眼帘,这才有点发飘的确认自己确实到溧水了。
“若是骑马从京城到溧水,最快需要多久?”朱标问道。
有位官员答道:“若是骑快马而中途隔段时间就换马的话,大约半日吧。”
“半日的路程,用火车却连一个时辰都不用,人还不累,神器,真是神器啊。”朱标感叹道。
“明年的元水宁农场就可以完全用上这条铁路了,想来各种运输都会省事不少,可以调出一部分种工去做别的了吧?”朱标又问道。
元水宁农场的场长答道:“按理说是这样的,但直到如今,农场内的百姓也还没全部迁移走,等他们都走了后,农场内还需要拆房、开垦新地等,怕是人手并没有多余的。”
“元水宁农场内的收成相较于去年如何?”
“收成与去年相等,因为今年种的田地还是过去的田地,但今年农闲时臣已安排人拆掉一些没必要留下的房子,将其变成田地,待明年臣再命人逐步开垦新地,到了秋收之后,粮食收成少说也能增收两成。”
“两成可不少了,若是大明各地粮食都增长两成,那将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可是大明的人口还不至于一两年就增长两成,粮食种多了不也浪费?还容易搞得种粮食的其他农民的粮食卖不出价格来。
与其这样,朕倒觉得农场开垦可以循序渐进,不必过于着急。
而且工部不也在研究其它机器嘛,若是研发成功,用在种田上,兴许一个人就能干过去十个人的活儿,你还用愁人不够吗?”
元水宁农场场长被说服了:“是,微臣明白了。”
朱标转而对万三重道:“工部明年便从元水宁农场借一批种工,让他们去修铁路,尽快把京城周边的铁路铺上,到时候再把铁路往更远的地方接,一步一步来嘛。”
“臣遵旨。”
“好了,火车也体验过了,咱们回吧。”朱标说罢,再次率先登上了火车。
众人立刻跟上。
又坐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京城已然是不远了。
正跟朱雄英凑在一起说悄悄话的朱七牛忽然觉得有点饿了,这才想起今天自己因为要赶热闹,还没吃早餐呢。
把手伸进挎包里掏啊掏,掏啊掏,朱七牛最终掏出了两个水煮蛋和两个卷好的饼。
这是赵兰一早做好,怕儿子饿着,走的时候塞给朱七牛的。
将其中一个卷饼和一个水煮蛋递给朱雄英,朱七牛随即抱着卷饼啃了起来。
朱雄英很自然的接过,也抱着大口啃了起来。其实